當前位置:上海瑞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復星攜手龍沙:覬覦仿制藥與國內市場
隨著原研藥的集體到期,在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面前,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合作開發仿制藥成為重要戰術。顯然,外企要的是保持利潤額、國內企業要的則是技術和首仿利潤。
在中國仿制藥市場潛力巨大、本土企業化積極推進的雙重動力之下,合資潮行動如“錢塘潮”此起彼伏。
9月6日,復星醫藥在上海宣布,與瑞士龍沙集團在浦東張江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中國市場急需的高技術壁壘的藥物。據悉,雙方首期投資額達1億元,將聚焦仿制藥領域,初期推出的品種主要瞄準腫瘤、感染以及心血管等治療領域。
這是本年度繼輝瑞與海正、默沙東與先聲攜手后的第3起大型合資案,而彼此的目標相當一致,就是爭奪前景誘人的中國仿制藥市場。
優勢互補
“投資雙方將各占合資公司50%的出資比例,我們已預選了5只品種列入生產計劃,希望能盡快把它們推向市場。”瑞士龍沙集團管理委員會委員哈里·布特毫不掩飾自己的迫切,強調自己“已經不愿意再等待”。
公開資料顯示,瑞士龍沙集團有著100多年的專業制藥經驗,是技術和規模的原料藥(API)研發和客戶定制(CMO)企業,其小分子、多肽、大分子、組織學等不同領域的制藥核心技術與原料藥研發和生產工藝方面都處于水平。
哈里·布特表示:“小分子藥品進入仿制藥市場,*符合我們更貼近病患者的戰略,它緊隨我們邁向生物仿制藥市場的步伐。我們將與復星醫藥一起,為中國的患者們提供安全有效、質優價廉的仿制藥產品。這樣做,是為了在中國仿制藥市場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將繼續維護我們現有原研藥客戶的知識產權。”
據了解,在此次合作中,龍沙仍然是原料藥供應商,而復星則負責制劑生產和市場銷售。雙方將把各自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在開發、生產及仿制方面的資源投入到合資公司。龍沙擅長API開發、生產方面及質量標準方面的控制,并可以提供科研專家網絡。此前,其與以色列仿制藥企業梯瓦公司(Teva)也有仿制藥方面的合作,而復星則會將其在制劑方面的專長以及在國內市場上強大的覆蓋網絡帶給新公司。
復星醫藥副總裁兼制藥工業管理委員會董事長李顯林表示:“復星醫藥多年來在創新方面持續投入,建立了仿創結合的研發體系,聚焦心血管、代謝、感染、腫瘤、中樞神經及肝病等重點領域,并在這些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優勢。與龍沙集團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復星醫藥在制藥領域的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力,真正結合雙方各自在品牌、技術、營銷網絡方面的優勢,實現合作共贏,在中國市場和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
據悉,新合資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成為中國的仿制藥公司,為醫生和患者提供并且費用可承受的藥品。
市場的誘惑
對于中國醫藥市場的美好預期已成業內共識。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新醫改,中國醫藥市場將迎來“黃金十年”。
“未來10年,在美、歐、日等藥品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藥品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2019年有望成為第二大藥品市場。”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認為。同時,未來5年,藥品到期高峰來臨,有銷售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藥品將在2011~2015年到期,這被視為重大的機遇。
在中國市場前景美好的誘惑面前,仿制藥領域的布局與爭奪無疑將高潮迭起,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的合資成為重要戰術,而合作的關鍵詞仍然是非藥與國內市場。而在這個過程中,跨國企業的品牌與技術、本土企業的銷售網絡與市場資源成為彼此談判的重要砝碼。“上一輪跨國制藥企業在原研藥集體到期的時候,這種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合作開發仿制藥的模式在印度上演過,這輪在中國上演的痕跡非常明顯。顯然,外企要的是持續保持利潤額、國內企業要的則是技術和首仿利潤。”北京時代方略公司的研究人士認為。
今年上半年,輝瑞與海正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投資總額約為2.95億美元。合作生產高質量的藥物、通過的銷售和營銷平臺實現有關藥物更廣泛的商業化,以及研究和開發到期藥物。海正與輝瑞的合作被業界視為雙贏,因為其主要針對的是國內制劑市場而非市場。在本次合作中,令輝瑞滿意的是海正豐富的國內制劑批文、產品梯隊以及國內銷售隊伍;而海正則看中輝瑞強大的品牌優勢、產品以及營銷能力。
而在默沙東和先聲的合作案中,先期也將以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領域的品牌藥和非藥合作開發為重點,暫不涉及市場。
正如先聲藥業總裁張業泓所說:“合作的關鍵是能否真正在一個突破點上把價值體現出來,如果能夠體現,那么這個東西就像滾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大到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在越來越多的合資案背后,業界期待各種積極效應的顯現與放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