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瑞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草原新興城市發展需尊重草原生態
“看!左面就是成吉思汗陵!”公路遠處綠草如茵,一片草原*景色,遠處屹立著一片蒙古建筑,中間是一頂金色大帳,這就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距離鄂爾多斯東勝區70公里。
成吉思汗不會想到,今天的內蒙草原已經深深烙上了農耕文明的痕跡,水草豐沛的內蒙草原上已屹立起一座座巨大的城市,脆弱的草原生態正在遭受無情地破壞。
氣派的草原新城
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城,從建設到現在只有5年歷史。對于一個只有5年歷史的新區,眼前的一切都太“豪華”了:柏油馬路寬闊而整齊,城市中心廣場上豎立著巨大的雕像,街道上有草坪、鮮花和噴泉。以廣場為中心,四周圍繞著博物館、圖書館等氣派豪華的現代建筑物。而遠處是一片一片正在建設中的樓盤。
但是人們是否會記起這里的年降水量350毫米,蒸發量3000毫米。人們是否知道幾年前這里是內蒙古水草豐沛的草原。人們可否知道這里正在過度開采地下水來滿足城市景觀。
環保人士汪永晨告訴考察團,鄂爾多斯要把這里打造成一個生態城市,現在用于維持城市運轉的全部是地下水,并且鄂爾多斯市正在向*申請引入黃河水。“我們是否需要在水資源如此匱乏的地方新建一座城市?是否需要用浪費大量水資源為代價來打造一座所謂的‘生態城市’?”汪永晨提出了她的擔憂。
過度開墾加劇草場退化
草原上有這樣的說法: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汪永晨說:“作為以農耕文化為背景的漢人在很早之前就進入了內蒙草原,以漢人的文化傳統和生產方式對游牧地區進行開墾。”
漢人自以為自己的文化比游牧民族*,不理解草原生態系統,將水草豐沛的草場逐步開墾為農田,并教導游牧民族對牛羊進行圈養,而由于圈養引起的超載放牧進一步加劇了草場的退化。
“發財菜”吃出了內蒙草原的荒漠
“發菜”又稱地毛,主要生長在戈壁地區。大約10年前,200萬左右人次的非法挖發菜者涌入內蒙古草原挖掘發菜,涉及的草場面積約為2.2億多畝,遍布內蒙古中西部的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阿拉善盟等12個地方。
發菜挖掘致使0.6億畝草原遭到*破壞,成為荒漠化地帶;其余1億多畝草原在遭到嚴重破壞后,正處于沙化過程中。草原總面積的急劇減少加重了超載放牧的趨勢,進一步加劇了整個大草原的破壞。內蒙古每年為此損失近30億元,發菜挖掘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