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莞市特斯特檢測儀器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展望未來特斯特儀器更好發展
東莞特斯特檢測儀器展望未來、更好發展
我國儀器儀表工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近20年來,尤其是"九五"期間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齊全的生產、科研和營銷體系,成為亞洲第二大儀器儀表生產國。雖然在量上儀器儀表行業得到很大的發展,但是隨著科技創新的問題越發嚴重,永遠只能是粗放型的發展,跟上*的企業區別也很顯而易見的。
據專家估計國內儀器儀表行業但因科技含量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因素影響,未來幾年利潤空間將被壓縮到一個很小的范圍,眾多企業以后的生存道路也是困難重重。
中國儀器儀表協會秘書長閆增序的辦公桌上放著兩份報告。一份是協會工作人員提交的調研報告,其中寫道:“我國食品生產企業共約44.8萬家,很多企業檢測能力落后,企業對分析儀器的巨大需求成為一個潛在的大市場。”另一份統計報告的內容是:“2010年整個儀器儀表行業的進出口逆差繼續擴大,達到147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分析儀器是逆差‘大戶’,進口31.88億美元,出口只有7.09億美元,逆差數額達24.79億美元,占全行業逆差的17%。而且,進口儀器基本壟斷了產品市場,并向中低端產品擴張。”
一邊是廣闊的市場前景,一邊卻是被國外產品壟斷的現實。“這就是我國 分析儀器 行業面臨的現狀。”閆增序有些無奈地說。
“我國分析儀器行業的市場需求很大,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對科學檢測、分析技術與儀器提出迫切要求,但遺憾的是,我國自主品牌分析儀器并不能滿足目前市場的檢驗檢測需求。”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學院教授汪燕說。
中國儀器儀表協會工作人員鄭增德曾參加了一次《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能力專項規劃》的調研,考察了部分地區質檢部門縣級檢驗機構和基層口岸實驗室的能力、裝備和建設情況。在調研報告中,鄭增德寫道:“在這些檢測機構中,裝備主要是分析儀器,約占80%~90%。主要儀器為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原子熒光光譜分析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等產品。”通過調研,鄭增德發現,這些檢測機構裝備的都是上的,僅有原子熒光光譜儀是國產的。
文章來源:特斯特檢測儀器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出處: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