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吉首市中誠制藥機械廠
【別名】桑實、葚、烏椹、文武實、黑椹、桑棗、桑葚子、桑粒、桑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rus alba L.
采收和儲藏:5~6月當桑的果穗變紅色時采收,曬干或蒸后曬干。
【原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纖維性強。單葉互生;葉柄長l-2.5cm;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5-20cm,寬4-1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有時有不規則的分裂,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脈上有短毛,腋間有毛,基出脈3條與細脈交織成網狀,背面較明顯;托葉披針形,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狀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長l-2cm,被毛,總花梗長5-10mm;雄花序長1-2.5cm,下垂,略被細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頭2裂。瘦果,多數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聚合果,長l-2.5cm,初時綠色,成熟后變肉質、黑紫色或紅色。種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多為人工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
【性狀】
性狀鑒別 聚花果由多數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長圓形,長1-2cm,直徑5-8mm。黃棕色、棕紅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圓形,稍扁,長約2mm,寬約1mm,外具肉質花被片4枚。氣微,味微酸而甜。
以個大、肉厚、包紫紅、糖性大者為佳。
品質標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用熱浸法測定,85%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藥理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 小鼠α-醋酸萘酯酯酶(ANAE)陽性的T淋巴細胞和脾臟B淋巴細胞(溶血空斑形成細胞數),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給LACA小鼠每日灌服桑椹水煎劑12.5g(生藥)/kg,連續10天,可顯著增加不同年齡組小鼠的T淋巴細胞;但同劑量的桑椹水煎劑,僅可增加幼齡小鼠B淋巴細胞數,對1年以上的老齡小鼠無明顯影響。應用3H-TdR摻入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表明,桑椹水煎劑有中度激發淋巴細胞轉化的作用。
2.對Na -K -ATP酶活性的影響 給3-24月齡的BALb/c和LACA純系小鼠每日灌服桑椹煎劑12.5g/kg,連續2星期。除24月齡老齡小鼠外,與同齡對照組比較均能顯著降低紅細胞膜Na -K -ATP酶活性。Na -K -ATP酶與機體釋放能量、供Na 和K 的主動轉運有關,桑椹子降低該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滋陰作用機制之一。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干燥。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鑒別項。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性味】甘;酸;性寒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養血;生津;潤腸。主肝腎不足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早白;失眠多夢;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熬膏、浸酒、生啖;或入九、散。外用:適量,浸水洗。
【注意】
脾胃虛寒便溏者禁服。
1.《楊氏產乳》:凡子不得與桑椹子食,令兒心寒。2.《本草經疏》:脾胃虛寒作泄者勿服。3.《本草省常》:多食致衄,孕婦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