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恒新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地埋污水處理設備>> 漢源縣污水處理裝置報價
漢源縣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碳鋼、玻璃鋼等結構,設備結構安全、防腐蝕性強,運行穩定,操作簡單,運行成本低,使用人工少
漢源縣污水處理裝置報價漢源縣污水處理裝置報價
工藝設施
1 格柵井
在生活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 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后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并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格柵采用手動框式。
2 調節池 調節池為污水匯集處,由于來自各時的水質、水量均不一樣,因此為使處理系統連續穩定地運行,同時調節水量和均化水質,設計調節池,調節池的設計有效容積一般為平均處理量的 4~12 倍。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液位控制,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后級處理。
3 以下為一體化設備
基本尺寸:9*2*3m
鋼板厚度:6mm,碳鋼環氧瀝青漆防腐
(1)級生物池(缺氧池)
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高效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 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 物,以利于后道 O 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 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2)O 級生物池(生物接觸氧化池)
兩段式設計能使水質降解成梯度,達 到良好的處理效果,同時設計采用相應導流紊流措施,使設計更合理。 曝氣方式采用微孔曝氣,這樣的設計能有效的避免管路由于處理廢水產生的污泥 堵塞,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氧利用率高。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兩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 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 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降低的情況 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 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3)沉淀池
豎流式,內設中心導流筒
沉淀是污水中的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與水分離的過程。這種工藝簡單易行,分離效果好,在各類污水處理系統中往往是*的一種工序。 此處沉淀池作用是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使出水效果穩定。
(4)污泥池
二沉池污泥經污泥泵定時排至污泥池,并設污泥回流裝置,部分污泥回流至級生物處理池進行硝化和反硝化,既減少了污泥的生成,也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剩 余污泥進行污泥濃縮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調節池再處理,剩余污泥定 期抽吸外運(每年二至三次)。
(5)消毒池
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使出水水質符合衛生指標要求,合格外排。消毒池內設計消毒裝置,導流板,消毒設計投加氯片接觸的消毒方式。該投加方式具 有投加方便,簡單安全等特點,經消毒后的水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附近水域。
(6)清水池
消毒池出水進入清水池,可直接達標排放或者中水回用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注意事項
1)設備安裝之處必須保證下雨不積水,
2)設備的出水管必須在相對地坪0.4m以下,
3)設備上方不得壓有重物,不得有大型車輛經過(指無特殊設計的),
4)設備一般不得抽空內部污水,以防止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工藝原理及方案
該方法工藝系統 簡單,技術成熟,運行操作靈活,維護管理方便,出水水質穩定。 “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是生物和化學處理相結合的方法,該方案的選擇是充分 考慮生活廢水水質的特點,結合國內外污、廢水工程經驗而確定的。
工藝原理
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可溶性有 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好氧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消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 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缺氧段,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 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
主要特點
1、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2、污水處理設備由五級池子組成,采用內襯玻璃鋼4mm,防腐壽命可達20年以上。
3、同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采用了新型組合填料,它具有實際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掛膜、脫膜方便,在同樣有機負荷條件下,比其他填料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污水處理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的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水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
4、由于在生物處理工藝中產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底,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因此產泥量較少。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底于活性污泥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污水經WDM系列污水處理設備后所產生的污泥量較少,一般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5、污水處理設備配有土壤脫臭設施。其利用鋼筋混泥凝土結構池體上部空間設置改良土壤及布氣管,當惡臭成份通過土壤層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進而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或排入下水道排放)及化學反應轉入土壤,zui終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達到脫臭目的。(本次采用的是直接接入調節池)
6、污水處理設備采用了低噪音回轉風機,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60分貝,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減輕了噪音、降低了能耗,節約了運行費用。
7、污水處理設備配套全自動電器控制系統及設備損壞報警系統,設備運行可靠。每天必須要有人看護,需專人管理,平時必須每月或每季度的維護和保養看護。
設備組成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由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及消毒裝置、污泥池、風機房、風機組成,下面是詳細的介紹。
(1)初沉池:設備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6-0.7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提至污泥池。
(2)接觸氧化池:初沉后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總停留時間為 1小時以上。加強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6小時,填料為新穎梯形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
(3)二沉池: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只豎流式沉淀池,它們并聯運行。上升流速為O.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氣提升至污泥池。
(4) 消毒池及消毒裝置:消毒池按規范:“TJI4—74”標準為30分鐘,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采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 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業污水消毒池與消毒裝 置可以不要)
(5)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提至 WSZ-A的污泥池內進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糞車從污泥 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
(6)風機房、風機:設備 WSZ-A的風機房設在消毒池的上方,進口采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無噪音。風機采用二臺L型羅茨鼓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 。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排放標準;
2)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系統運行成本;
3)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4)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5)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PLC全自動程序控制,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一套250m3 /D污水處理設備,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可變性、適應性和*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和場地。
技術特點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是指將污水處理設施中的主體構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處理技術。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由以下特點:
1.占用空間少。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站)設計中,考慮到地下空間和投資的限制,構筑物設計都比較緊湊技術上也盡量采用占地面積小的處理工藝。地下污水廠不需要考慮綠化帶及隔離帶等要求,故占地面積較小。如日本神奈川縣葉山鎮地下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僅是地上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的1/3.
2.噪音污染小。地下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設備均位于地下,許多機械的震動和噪聲對地面建筑和居民基本沒有影響,有效地防止了噪聲對周圍居民工作生活的影響。
3.節省土地資源。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只有部分輔助構筑物建在地面上,占用土地資源很少,節省了城市開闊空間,不會使周邊土地貶值,對于周邊土地開發沒有不利影響,對于*的城市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地下污水處理廠上部價值也很高,可以用于綠化、公園等公益事業,也可用于商業開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地下污水處理廠僅僅辦公室,職工活動中心部分車間及能量生產占位于地面,節省下來的用地規劃了一處居民區,修建了一座8層住宅,總建筑面積達到15萬m2,可容納3500人居住。
4.臭味污染小。由于處于地下全封閉管理,地下污水處理廠可以對產生的臭氣進行全面處理,對環境和周邊居民生活不產生任何影響。英國的伊斯特本新奇地下污水處理廠雖然位于繁華的街道與海灘之間,但未對自然景觀及居民生活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5.溫度較恒定。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處于地下,除受進水水質的影響外,今本上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地下常年溫差相較于地面溫差要小,有利于各種生物處理工藝的運行。
6.環境適應能力強。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可以用在各種不同環境中,在地理氣候差異較大的中國南北都能適用,環境適應性強,且設備損耗較于地面污水處理設備小,經久耐用,有著良好的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
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
安裝:設備由二組池子組成,一組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另一組為鋼結構池體。鋼筋混凝土池體埋入地下,鋼結構池體可埋入地坪以下,也可以安裝在地坪上。鋼筋混凝土池體及鋼結構池體基礎的土建條件圖由專業技術人員提供,要求四周挖掘寬度須比設備平面尺寸大600mm以上。
設備安裝后須保證下雨地面不積水,鋼結構池體的上方不得壓有重物。設備一般不抽空內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調試:調試工作由專人負責,為了加快調試進度,可投入菌種,為了避免菌種流失,可減少進水量并啟動風機進行曝氣,直至填料上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即已完成填料掛膜,然后將進水量增加至額定流量。完成填料掛膜后,再對*生物池內微生物進行馴化,即逐漸減少曝氣機量,使*生物池處于缺氧狀態,使填料上微生物變為兼性微生物。然后對微生物進行適應性運轉,直至達到設計要求。
設備維護保養:A/O系列污水處理設備應建立一套定期保養制度,主要易損部件是水下曝氣機與水泵。定期檢查風機與水泵各部螺絲松動情況、填料函的松緊情況、軸承的溫度和潤滑油的油質和油量,保證各部正常,同時檢查消毒劑的投加及剩余量,必要時可調整投加量并且補充消毒劑。風機及水泵須每運行5000-8000小時進行一次保養與維修。
根據安裝圖,用吊車將鋼結構池體吊入。就位安裝時須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不能將箱體位置、方向放錯,然后由我公司負責池子之間的管道連接。
安裝完畢后須把設備存滿水,試驗各管路接口不滲漏,方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與間隙中,并平整地面,把電控柜控制線與設備接通,電控柜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水泵的轉向。
污水處理設備都有哪些優點呢?
1.整套設備可埋入地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蓋房。
2.該設備的生物接觸氧化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
3.凈化程度高,整套系統污泥產生量少。系統簡單,除吸氣口外,其余部分埋入地下運行,噪音低,設備安全可靠。液氣混合充分,氧吸收率高,動力效率高。
4.配備全自動電器控制系統和報警系統:在無人管理的狀況下,實現全自動運行。自控系統按進水量的大小自動控制提升泵、曝氣裝置的起停,自動定期啟動設備,自動故障報警顯示。系統設手動、自動兩種模式,在調試和檢修期間可采用手動模式,正常運行時采用自動模式。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排放標準;
2)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一套250m3 /D污水處理設備,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可變性、適應性和*性;
3)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和場地。
5)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6)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7)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PLC全自動程序控制,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8)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系統運行成本;
產品用途
1、水廠加工廠、畜牧加工廠、鮮奶加工廠等生產廢水的處理。
2、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有機廢水。
3、賓館、學校、醫院、住宅小區、療養院、別墅小區等生活污水的處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