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恒新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地埋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
小宇環保是污水處理設備廠家,對于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都有了豐富的經驗,型號齊全,顏色形狀多樣,配合您場地的需求,我們常年與直達物流公司合作,與小宇環保合作,設備到達及時,運輸中包裝完好無損,小宇環保期待與您合作!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
小宇設備現回饋您對我們的支持與厚愛,設備低至29000元起,我們的為您服務。
簡介
廢水和其中的污染物是生產工藝過程的產物,因此改革生產工藝,實行清潔生產是消滅或減少廢水危害的根本措施。通過工藝及設備的改革可以把廢水消滅于生產過程之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原輔材料的利用率,又可減少廢水的處理費用。這方面工作應由生產工藝工程師及環境工程師共同合作完成。應該認識到保護環境不只是環境工程師的工作,而是要從污染源頭進行控制,這樣才能真正把廢水治理好。因此,在工藝設計、產品試制時就要考慮今后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在選擇合成路線時,盡量采用無公害、少公害的生產工藝,要選擇原料利用率zui高的路線,在生產工藝中不用或少用生物難降解性物質或有毒有害物質,包括原輔材料及溶劑,并加強溶劑及副產品的回收及綜合利用工作。具體的辦法大致有下列幾種:
(1) 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路線
(2) 更換原輔材料
這是常用的方法,如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料代替高毒或劇毒的原料,用生物可降解物質代替生物難降解物質等。此外要盡可能地不用和少用排放標準中規定限止性物質,特別是一些要求嚴格的物質,這樣就可以減輕廢水處理的負擔。例如現在對廢水中的氨氮濃度有較嚴格的要求,這樣就要求在生產中盡可能少用氨水或液氨。例如以前在調節廢水pH時,有的處理工藝用氨水調節,則出水中的氨氮就會大大超標,也增加了廢水的生化處理的難度。同樣的原理我們應少用重鉻酸鉀做氧化劑,少用硝基化合物、氯代烴做溶劑。
廢水中許多比重大于1的雜質懸浮物、大顆粒、易沉降的懸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離心等方法去除。
但比重小于1的、微小的甚至肉眼無法看到的懸浮物顆粒則很難自然沉降,如膠體顆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非常穩定,它的沉降速度極慢,沉降1m需耕時200年。沉降慢的原因有二個(1)一般來說,膠體粒子都帶有負電荷,由于同性相斥的原因,從而阻止膠體微粒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于水中。(2)膠體粒子表面還有一層分子緊緊地包圍著,這層水化層也阻礙和隔絕膠體微粒之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于水中。
廢水集水池的作用是匯集、儲存和均衡廢水的水質水量。
各個車間的生產廢水,其排出的廢水水量和水質一般來說是不均衡的,生產時有廢水,不生產時就沒有廢水,甚至在一日之內或班產之間都可能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精細化工行業的廢水,如果清濁廢水不分流,則工藝濃廢水與輕污染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很大,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操作及處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廢水在進入主要污水處理系統前,都要設置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廢水集水池,將廢水儲存起來并使其均質均量,以保證廢水處理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流程說明
1、格柵:
生活污水從化糞池自流入調節池前端的格柵,攔截去除粗大漂浮物及懸浮物,對水泵機組及后續處理構筑物具有重要保護作用。
格柵柵隙為10mm。 柵渣定期由人工清撈,送垃圾站。
污水自流入調節池。
2、調節池:
生活污水的水質、水量隨時間能波動,調節池起收集污水、均衡水量、均勻水質的作用。
調節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凈尺寸:4m×2m×3.0m,1座。 有效容積10m3 ,污水停留時間為10小時。
調節池內設2臺40PU2.15潛污泵,流量Q = 1m3 /h,揚程H = 8m,功率N = 0.4kw, 1用1備,調節水泵將污水提升送入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的缺氧池。
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鋼制防腐)
(1)缺氧池:
內凈尺寸:2m×0.6m×2.5m,1只。
有效容積為2 m3 ,污水停留時間2小時。填料選用φ150立體彈性填料。
調節池提升泵將污水提升至缺氧池,與二沉池的回流硝化混合液合并,利用原污水中的BOD成分(有機碳化物)作為氫受體,可將硝化混合液中的NO3?—N還原為氮氣脫除。同時,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起氨化反應,將污水中的有機氮化合物分解、轉化成NH4+—N。缺氧池保持缺氧狀態。缺氧池污水自流入好氧池。
(2)好氧池:
內凈尺寸:2m×1.0m×2.5m,1只;1.4m×1.0m×2.5m,1只。 有效容積為6 m3,污水總停留時間HRT = 6小時。填料選用φ150組合填料。
好氧池內設微孔曝氣,不堵塞。由風機向水中充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溶解氧控制在2.5mg/l以上。
好氧池主要是去除BOD、吸收磷。同時,在硝化菌的作用下,NH4+-N進一步分解、氧化成NO3--N。 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
(3)二沉池:
內凈尺寸:1.2m×1m×2.5m,1座。
有效容積為2m3 ,污水總停留時間2小時。
設計水力表面負荷為1.0m3 /m2〃h,上升流速為0.28mm/s。 二沉池內設2套氣提裝置,一套將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另一套將剩余污泥氣提至污泥池進行濃縮。 污水由二沉池上部周邊集水槽收集后自流入消毒池殺菌處理。
(4)消毒池:
消毒池內設導流板,避免污水短路。 有效容積為1 m3 ,污水停留時間1小時。
消毒采用人工投加氯片(二氯異氰尿酸鈉),每天或每周(根據實際用量)由人工將氯片投于接觸式消毒桶內。氯片投加量按10mg/l,計消耗量為240g/天。
(5)污泥池:
內凈尺寸:1.2m×0.6m×2.5m,1只。
有效容積為1.5 m3。
污泥沉入池底部,上清液溢流至缺氧池,污泥定期用吸糞車掏空。清掏前先向池內投石灰〖Ca(OH)2〗,投加量按有效〖Ca(OH)2〗15kg/(m3 污泥)。停留時間2小時,并通氣攪拌,使石灰與污泥充分混合,把滯留在污泥內的寄生蟲卵*消滅,然后才能清掏外運。
4、風機房:
風機房為地上式,采用雙層彩鋼夾心隔聲、保溫板材質。 內凈尺寸:2m×1.5m×2.0m,1只。
風機房內設風機2臺,1用1備。風量:QS = 0.33 m3 /min,功率:N = 0.55kw。排出壓力⊿P = 0.3kgf/cm2。風機為生化池鼓風曝氣。
風機進、出風口設消聲器,能降低風機運行時的噪聲,不影響周圍環境。
5、電氣控制系統:
污水處理站所有動力設備的電器控制,均由風機房內控制柜集中控制,以便于操作。
整個污水處理設備由微電腦(PLC)集中管理,操作系統分手動和自動兩種工作方式。在PLC作用下:
調節池內設置液位控制器。提升水泵在液位控制器控制下自動工作,高液位啟動,低液位停止。
風機在工況要求下自動工作,并能延時工作及定時自動切換。 所有動力設備一旦出現故障,PLC均能將工作狀況自動切換到備用設備,以保證工況的持續,PLC并能給出故障設備的故障信號。
運行與操作
1、整機運行操作
1.1啟動準備和聯動運行前操作
(1)供污水處理使用的絮凝劑藥液預先配置完畢。
(2)檢查各部外接管是否按要求正確連接并無滲漏。
(3)各路管道的閥門開閉位置是否正確無誤(污泥進液閥開;噴淋進水閥開;排污底閥關) 。
(4)外部電源應正確連接。
(5)檢查電氣箱內的接線端螺釘,有松動的應重新擰緊,推上電源閘刀開關至ON狀態。
(6)電氣操作箱內總電源開關推上至ON狀態,檢查各電氣元件和接點是否有異常情況,確認正常后推上220V控制電源開關。
(7)檢查脫水機本體驅動電機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正確轉向為從濾餅排出方向看是逆時針旋轉方向),否則,將會出現破損或故障。
(8)將藥注泵控制開關開啟,檢查藥注泵的轉向是否正確,檢查絮凝劑藥液是否能正常輸入,若泵內有空氣,則可換用排氣或添加引水的辦法將余氣排出,保證藥液正常輸送。
(9)檢查混合攪拌機運轉是否有異常,使絮凝劑與污水充分攪勻反應。
(10)將污泥泵控制開關開啟,檢查污泥泵的轉向是否正確,檢查污水原液能否正常輸入,若泵內有空氣,則可采取排氣或添加引水的辦法將余氣排出,保證污水正常輸送。
(11)上述各部位動作均正常投入后,觀察混合反應槽內礬花凝結情況,調節藥注泵的絮凝劑流量,觀察濃縮段固定疊片間濾液流出情況,要求濾液清澈,基本無污泥固形物夾帶;觀察污泥出口端污泥含水,調節背壓板間隙,同時觀察污泥濾餅產出量的多少,調節調質槽旁的污泥泵回流閥,使處理的污泥量與本機型相匹配。(詳見表-1),禁止超負荷運行,在手動運行正常后,可轉入自動運行。
1.2聯動運行操作
(1)在以上各單體動作正常無誤,并通過調節達到物料平衡狀態下,可實現整機系統的聯動。
(2)在此狀態下,污泥泵根據混合槽內液位高低進行必要的開啟和關閉,同時藥注泵隨著污泥泵的動作實現開啟或關閉。
(3)被處理的污泥量是根據被處理污泥濃度和所使用機型的不同而設定的,詳細可參照表-1進行處理量的選擇。
(4)高分子絮凝劑添加量的確定方法:
由供入污泥流量和供入污泥的濃度決定藥品的注入量。
例如采用機型TECH-301 (50kg-DS/h),污泥濃度為20000mg/L,污泥類型為市政污泥,絮凝劑的類型為陽離子PAM,添加率通常為對絕干污泥(DS)的2‰~6‰(陰離子PAM添加率一般也在此范圍)。絮凝劑一般通過自動加藥裝置稀釋到1‰~2‰的濃度。
計算如下:
添加固體藥劑量:50 kg-DS/h×6‰= 0.3 kg/h 添加制備好的絮凝劑溶液(溶液濃度以1‰計):0.30 kg/h÷1‰=300kg/h =5L/min 因此,高分子注入量應為每分鐘5升。
(5)動作運行時間繼電器的設定 聯動操作運行中,可通過動作延遲時間繼電器的設定。在整機運轉設定前,可先停止污泥泵、藥注泵、混合攪拌機、噴淋水等動作,而濾體驅動電機繼續運轉,將濾體內污泥繼續予以推出清除,直至將剩余污泥基本*清除,本脫水機出廠時已設定為30分鐘。
設定方法:首先,面向時間繼電器的正面,如果轉動右下角上的“十”字調節旋鈕頭,則反映出切換時間的單位:秒、分、時,如果轉動左下角上的“十”字調節旋鈕頭,則反映出相應的時間大小。當左右兩“十”字頭設定好后,即可轉動紅指針,確定zui后某一時間的位置。
(6)濾體轉速設定:
轉速是由變頻器控制,變頻器的頻率設定范圍為20~100Hz。(出廠時的設定為50Hz)。
(7)流量調整管的調整方法:
a. 調整管的外螺套向左旋轉,則供泥流量增加。
b. 調整管的外螺套向右旋轉,則供泥流量減少。
c. V形口旁的流量刻度尺僅作流量調整參考用。
2、整機運行操作要求
(1)根據工況的不同選擇合理的整機運行方式,自動運行時設定合理的運停時間,并按要求完成整道工序;
(2)根據污泥濃度不同將“流量調節管”調至不同高度,方法是污泥濃度高向下旋轉,濃度較低的向上旋轉;
(3)嚴禁加入污泥量過載、以防導致不良后果。若加入污泥量過載,脫水機本體內會因污泥量過多而造成污泥迂積到濃縮段,影響機器正常運轉;
(4)為保證整機運行壽命與質量,嚴禁大渣塊、木塊、金屬塊等硬質固體流入污泥泵體及脫水機的濾體中;
(5)人工清洗時,不得將水潵到電機、電控箱等電器元件上;
(6)本裝置當切換至手動操作時,污泥水位的控制將無效,所以盡量避免手動的運行操作。
廂式壓濾機操作規程
1、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1)機器經安裝、調整、確認無誤后方可投入使用。
2)檢查濾布狀況,濾布不得折疊和破損。
3)檢查各關口接頭有否接錯,法蘭螺栓有否均勻旋緊,墊片有否墊好。
2、操作過程
1)操作按下列程序進行。
壓緊濾板→開泵進料→關閉進料泵→拉開濾板卸料→清洗檢查濾布→準備進入下一循環。
2)操作方法
(1)合上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
(2)按“啟動”按鈕,啟動油泵。
(3)將所有濾板移至止推板端,并使其位于兩橫梁中央。
(4)按“壓緊”按鈕,活塞推動壓緊板,將所有濾板壓緊,達到液壓工作壓力值后(液壓工作壓力值見性能表),旋轉鎖緊螺母鎖緊保壓,按“關閉”按鈕,油泵停止工作。
(5)暗流:打開濾液閥放液,明流:開啟水嘴放液,開啟進料閥,進料過濾。
(6)關閉進料閥,停止進料。
(7)可洗式:開啟水嘴,再開啟洗滌水閥門,進水洗滌(濾餅洗滌否由用戶自行決定)。
(8)啟動油泵,按下“壓緊”按鈕,待鎖緊螺母后,即將螺母旋至活塞桿前端(壓緊板端),再按“松開”按鈕,活塞待壓緊板回至合適工作間隙后,關閉電機。移動各濾板卸渣。
(9)檢查濾布、濾板,清除結合面上的殘渣。再次將所有濾板移至止推板端并位居兩橫兩中央時,即可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
3、維護與保養
為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壽命,正確的使用和操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應經常進行檢查,及時維護與保養。
1)正確選用濾布。每次工作結束,必須清洗一次濾布,使布表面不留有殘渣。濾布變硬要軟化,若有破壞應及時修復或更換。
2)注意保護濾板的密封面,不要碰撞,放置時立著為好,可減少變形。
3)油箱通常六個月進行一次清洗,并更換油箱內的液壓油,發現液位低于下*,應即補油。
4)待過濾料液的溫度應≤100℃,料液中不得混有以堵塞進料口的雜物和堅硬物,以免破壞濾布。
5)料液和洗滌水等的閥門必須按操作程序開、關,料液和洗滌水不得同時進入。工作結束后應盡可能放盡管道內的剩余料液。
6)保持機器的清潔,保持工作場所的衛生和道路暢通。切勿踩踏管道和閥門,以免彎曲造成借口滴漏。
起重設備安裝
1、安裝前的準備
1)隨機的技術文件要齊全;
2)按設備裝箱清單檢查設備、材料及附屬構件的型號、規格和數量,且應符合設計和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且必須見到出廠合格證書;
3)設備外形完好,尤其是鋼絲繩不得有銹蝕、損傷、彎折、打壞、扭結、裂嘴和松散現象;
4)軌道基礎應符合設計和具備安裝的要求;
5)工程施工前,其廠房屋面、外墻、門窗和內部粉刷等工程應基本完工,當必須配合時,則可按實際情況具體安排;
2、軌道安裝
1)安裝軌道前,應對工字鋼的端面、直線度和扭曲度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安裝;
2)確定軌道的安裝基準線,軌道的安裝基準線應為吊車梁的定位軸線;
3)吊裝軌道一般在屋頂固定支撐點,用手拉倒鏈結合滑輪拉上去;
4)軌道的水平度應在安裝前對固定梁板的下表面進行仔細的檢查,如水平誤差超過允差的范圍,就應該修理,如調整連接螺栓的張緊度;
5)兩軌道跨距的調整:跨度每6米測量1次,用張緊的鋼盤尺來測量,用彈簧秤來控制鋼盤尺的張緊度;
6)軌道若有接頭,應采用魚尾板連接,軌道接頭高低差側向錯位不應大于1mm,間隙不應大于2mm,伸縮縫處的間隙應保持在10mm,其允許偏差為1mm內;
7)軌道的橫向傾斜度不應大于軌道的1/1000;
8)軌道調整符合要求后,應全面檢查各組螺栓,做到無松動,張緊應*;
3、電動葫蘆單梁起重機的安裝
1)吊裝起重機前,應先采用試吊,吊點宜設設在梁中心處,若不便可考慮設在兩軌道的上方偏外一點;
2)先試吊200mm高度,若無異常現象,則調至1m左右,再安裝電動葫蘆,此間單梁左右兩邊下面應用枕木塞實,以防意外發生;
3)繼續起吊至相應位置后,測量墊塊長度,固定車輪,保持車輪輪緣內側與工字鋼軌道翼緣的間隙在3-5mm;
4)結合已安裝好的起重機,保持同一跨端兩條軌道上的車擋與起重機緩沖器均應接觸;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