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恒新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云南楚雄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云南楚雄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處理的污水種類:生活污水、醫療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及相類似的工業污水。
適用于:農村生活、光伏電站生活、景區廁所、工廠、員工宿舍、辦公樓、社區、服務區、收費站、養老院、大型醫院、衛生院、小型診所、實驗室、化驗室、洗車廠、酒店、賓館、餐具清洗中心、屠宰場等等。
處理水量:日處理1-2000噸。
設計工藝:AO、A2O、AO2、MBR等。
出水標準:二級標準、一級B標準、一級A標準。
主要組成部分
污水處理系統的結構比較復雜,設備較多,在氧化溝中其控制過程及原理大致相同,都是通過控制曝氣機的轉速來調節污水中的含氧量。
(1)進水系統。進水系統主要有進水管道和進水泵房組成,進水管道主要由粗格柵機和清污機組成,進水泵房主要有兩臺潛水泵組成。進水管道的主要功能是將污水中的大塊物體排除,其中的粗格柵是根據程序設定的時間進行間歇工作,而清污機的運行和停止是根據粗格柵兩側的液位差來決定的,當液位差超過某個值時,啟動清污機;當液位差小于某個值時停止清污機的運行。進水泵房中的潛水泵運行及停止是通過安裝在泵房內的液位傳感器來決定的,當液位較低時只啟動一臺潛水泵,當液位較高時啟動兩臺潛水泵,若液位持續升高時,則輸出報警以示意有故障發生。
(2)除砂系統。除砂系統主要由細格柵系統和沉砂池組成,細格柵系統是由細格柵機和轉鼓清污機組成,沉砂池的主要設備是分離機。細格柵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凈化污水中的顆粒物體,將污水中細小的沙粒濾除,其中的細格柵機是根據程序設定時間進行間歇工作,而轉鼓清污機的運行和停止則根據細格柵兩側的液位差來決定,當液位差超過某個值時,啟動清污機;當液位差小于某個值時停止清污機的運行,這和粗格柵系統的運行方式一致。沉砂池中分離機的運行和后續處理中的轉碟曝氣機的運行同步,即啟動轉碟曝氣機的時候同時啟動分離機,對沉砂池中的沙粒進行排除。
(3)氧化溝系統。氧化溝系統由氧化溝和污泥回流系統構成,氧化溝是工業污水處理系統中zui重要的環節,因此控制量較多,控制過程叫復雜,包括轉碟曝氣機和潛水攪拌機,污水回流系統主要有污泥回流泵構成。氧化溝的功能是對污水進行生化處理,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質,使其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其中是轉碟曝氣機是關鍵設備,在氧化溝中設置有溶解氧儀對污水中的含氧量進行檢測,根據其反饋到PLC的值來控制曝氣機變頻器的運行,改變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潛水攪拌機的作用是推進水流,同時使氧化溝的污水和活性污泥處于劇烈的攪拌狀態,使他們充分混合接觸。使活性污泥的生化反應更加充分,這樣才能zui大程度地分解污水中的有害成分。污水回流系統的污泥回流泵將剩余的污泥及使用過的污泥進行處理,該設備的運行與停止主要根據泵房內液位傳感器的狀態,當液位低于某個值時停止回流泵的運行;當液位持續高于某個高位時,回流泵停止運行同時輸出報警信號;液位處于正常狀態時,回流泵正常運行。
(4)沉淀系統。沉淀系統主要設備為刮泥機,其功能是對進行氧化溝處理后的污水進行物理沉淀,將污泥和清水分離,刮泥機在整個系統啟動后就開始持續運行。在該系統中用到一定化學藥劑主要包括混凝劑、絮凝劑、復合堿等,主要用來調節改善混凝條件及絮凝體結構,利用高分子助凝劑的強烈吸附架橋作用,使細小松散的絮凝體變的粗大而緊密,容易發生沉降。
(5)污泥脫水環節。污泥脫水系統主要包括離心式脫水機,其主要功能是對氧化池中處理過污水的活性污泥進行脫水處理,由于對污水進行處理后,活性污泥中有新的微生物及其他雜質,因此需要先對活性污泥添加一定量的藥物,便于污泥脫水。離心式脫水機主要有聚合物泵、污泥機和切割機構成,以上設備按照順序控制的方式啟動,依次啟動聚合物泵、污泥機和切割機,完成對污泥的脫水處理。
膜處理技術
膜分離法是利用特殊膜(離子交換膜、半透膜)的選擇透過性,對溶劑(通常是水)中的溶質或微粒進行分離或濃縮方法的統稱。溶質通過膜的過程成為滲析,溶劑通過膜的過程稱為滲透。在污水深度處理中常用的膜分離設備有5種。
微濾器(MF)
膜孔徑>0.1~5.0μm,工作壓力300kpa左右。可用于分離污水中的較細小顆粒物質(<15μm)和粗分散相油珠等或作為其他處理工藝的預處理,如用作反滲透設備的預處理,去除懸浮物質、CODcr、BOD5成分,減輕反滲透的負荷,使其運行穩定。
超濾器(UF)
膜孔徑0.01~0.1μm,工作壓力150~700kpa。超濾器可分離水中細小顆粒物質(<10μm)和乳化油等;在用于污水深度處理時,可去除大分子與膠態物質、病毒和細菌等;或者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
納濾器(NF)
膜孔徑0.001~0.01μm,操作壓力500~1000kpa。納濾器可截留分子質量為200~500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用于分離污水中多價離子和色度粒子,可除去二級出水中2/3鹽度、4/5硬度以及超過90%的溶解有機碳和THM前體物。納濾進水要求幾乎不含濁度,故僅適用于經過砂濾、微濾、甚至超濾作為預處理的水質。
反滲透(RO)
膜孔徑<0.001μm,操作壓力>1.0Mpa。反滲透不僅可以去除鹽類和離子狀態的其他物質,還可以除去有機物質、膠體、細菌和病毒。反滲透對城市二級處理出水的脫鹽率達90%以上,水的回收率在75%左右,CODcr、BOD5去除率在85%以上,反滲透對含氮化合物、氯化物和磷也有良好的脫除性能。為防止膜堵塞,二級處理出水通常采用過濾和活性炭吸附等預處理工藝,為了減少結垢的危險有時需要去除鐵、錳等。
一體化設備以好氧生化法為主要處理工藝,設備本體包括格柵、調節池、酸化池、BFBR生物流化池和消毒池。設備本體之前一般須設置調節池,以均化水質和水量,調節池設計水力停留時間6h。BFBR生物流化池采用流化生物膜法,鼓風曝氣,設計停留時間2~3h。BFBR生物流化池出水經過濾后進入消毒池,按規范設計接觸時間1~2h。
一體化設備主體工藝采用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污泥濃度高、容積負荷大、耐沖擊能力強,處理效率高。早期設備主要采用生物轉盤,體積龐大,生物膜難控制,盤軸易損壞。目前,一體化設備逐漸發展為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工藝。尤其是生物流化床成為近年來的一個研究熱點。相比接觸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污泥濃度更高、耐沖擊能力排放更強、剩余污泥率更低,且無堵塞、混合均勻,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配置形式也較接觸氧化法更為靈活。
普通的生物流化床是在污水中投加懸浮填料,給微生物提供一種良好的載體,提高了微生物濃度;填料在水流和氣流的推動下呈流化狀態,兼有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雙重特點。隨著研究的進展,生物半流化床、BASE三相生物流化床、Circox氣提式生物流化床等新的型式不斷涌現,流化床的充氧特性、水流狀態、污泥濃度、脫氮效果得到較大的改進。新型流化床的處理效率更高,占地面積進一步減小,但是結構相對復雜,設備高度相應增加。因此,這些新型流化床應用于一體化設備還有待時日。
近年來,MHR、SBR、DAT—IAT等作為主體工藝的一體化設備也見諸bao道。MBR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而且不需要二沉池;但是投資和運
行費用較高,管理相對復雜。DAT—IAT和SBR法屬于間歇式活性污泥法,處理效率較低。因此,作為一體化設備工藝應用并不廣泛。
早期一體化設備的工藝流程的特點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顯得比較臃腫。隨著一體化設備的應用與發展,其工藝流程不斷得以改進,變得更加緊湊,提高了處理效率。
工藝流程的改進主要著眼于提高處理效率、減少占地和降低能耗。流程的改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以酸化池代替原來的初沉池和污泥池,酸化池和調節池可以倒置。一體化設備的產泥量較少,沉淀池(過濾池)的污泥可以回流到酸化池中。
酸化池的作用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經過水解酸化可以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可生化性;生化池的停留時間可以減少為3h左右;酸化池中也可設置填料,以提高酸化細菌的濃度;其二,回流污泥既可以提高酸化池的微生物濃度,又具有一定的生物絮凝功能,初步絮凝沉淀部分懸浮或膠體污染物,降低后續生化池的負荷;
其三,回流污泥在水力自重作用下壓縮,同時污泥在酸化池中可以得到一定的消化,進一步減少污泥體積;酸化池中的污泥一般定期(1年)抽吸。酸化池、初沉池和污泥池三位一體,大大減小的占地面積,提高了處理效率。
(2)由原來的普通沉淀池改為在BFBR生物流化池上設置兩相分離器,增加了分離效果,并使活性污泥及生物載體不向外流失,提高內循環延長了污泥泥齡,提高了生化處理效果,降低了出水懸浮物SS的含量,為后續過濾環節減輕了負擔。過濾池可以采用輕質濾料,如采用輕質泡沫濾珠,設計濾速可以達到7~8m/h,進一步提高了處理效率。相比普通沉淀和斜管沉淀,過濾則利用生化池出水中的污泥的絮凝性,通過接觸吸附在濾料表面上或者在濾料孔隙中沉積,實際上起到了絮凝吸附和淺池沉淀的雙重作用 。
(3)近年來,絮凝劑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物化工藝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污水處理趨于物化與生化工藝相結合。化學絮凝劑可以強烈吸附水中的懸浮物與膠體,可以進一步減少生化處理時間(0.5~2h),從而更大限度減少占地面積。已有部分單位開始了物化/生化相結合的一體化設備研發和應用,并且,也有*采用物化方法的處理設備見諸bao道,如SPR設備等。但是,物化方式存在的一個缺點是產泥量相對較大,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難。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