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57小鼠BMSCs原代培養 1,實驗前準備好相關手術器械,培養器材及相關試劑PBS平衡緩沖液、10%FBS,IMDM培養基。 2,脫頸法處死C57小鼠,在75%乙醇中浸泡5min,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中,無菌條件下分離出小鼠的長骨(股骨和脛骨),浸泡于PBS溶液中。 3,對股骨和脛骨進行深層次解剖,去除附著的肌肉組織,剪掉長骨兩端的干骺端,用10%FBS,IMDM培養基反復沖洗骨髓腔,直至骨髓腔發白,收集洗滌液,用移液槍輕輕吹散分離為單個細胞。 4,細胞接種于六孔板中培養,輕微搖勻,使細胞在孔中均勻分布,放置于37℃、5%CO2培養箱中靜置培養,培養期間不要移動六孔板,使BMSCs充分貼壁。 5,培養48h后換液,用預熱的PBS緩沖液輕輕洗滌細胞2次,添加新鮮培養基,之后每隔48h換液1次。原代培養6-7d后細胞鋪滿80%(圖1),可進行傳代培養。
圖1:BMSCs原代培養6-7d (武漢云克隆診斷試劑研究所) 二,BMSCs成脂誘導分化 BMSCs鋪皿,細胞融合達80%以上后,棄去原培養基,添加成脂誘導培養基(IMDM中加入10%FBS,10μg/ml胰島素,1μM*,0.5mMIBMX,0.1mM*)。3d換液1次, 分化12d。 待脂滴形成后進行油紅O染色,PBS緩沖液清洗3次,10%中性甲醛固定20min,再用PBS緩沖液清洗2次,油紅O染液浸染30min,PBS緩沖液清洗2次,蘇木素染液浸染1min,棄去染液,倒置顯微鏡下觀察拍照。 成脂誘導分化過程中發現在誘導5d時,細胞形態開始變圓并大量脫落,部分細胞中出現細小脂滴(圖2)。
圖2:BMSCs成脂誘導5d 三,BMSCs成骨誘導分化 BMSCs鋪皿,細胞融合達80%以上后,棄去原培養基,添加成骨誘導培養基(IMDM中加入10%FBS,5μg/ml胰島素,0.1μM*,0.2mM*和10mM β-甘油磷酸鹽)。3d換液1次,分化15d(圖3)。 待礦化結節形成后,進行*染色。PBS緩沖液清洗3次,10%中性甲醛固定20min,再用PBS緩沖液清洗2次,*染液浸染,于陽光下曝光30min,PBS緩沖液清洗2次,倒置顯微鏡下觀察拍照,可見礦化結節(圖4)。
圖3:BMSCs成骨誘導分化6d
圖4:BMSCs成骨誘導形成礦化結節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