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主管型電離動態離子群水處理機組的幾個理由一、傳統處理循環冷卻水的方法主要是加入化學藥品來抑制微生物生長和結垢,但因水中藥品和無機鹽隨水的蒸發而濃度增加,這樣必須排放部分含藥和無機鹽的冷卻水,同時及時補充清潔水。傳統處理方法帶來的問題:系統用水量增加和大量排水,間接導致水費增加;微生物的抗藥性,要求及時地、適時地改變藥品;盡管如此,結垢問題、生物膜,軍團菌三大問題還是不能*解決。 由冷卻塔等設備形成的循環冷卻水系統是軍團菌容易生存、繁殖的場所之一,同時可借助冷卻塔冷卻風機,將軍團菌散布至都市各個角落,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之隱患。二、圖例說明傳統水處理與動態離子群1 沒有處理過圖 2 傳統處理過圖 3 動態離子群處理過 從圖中我們明顯的看出動態離子群的使用效果,下面我們詳細的分析一下循環冷卻水中的各種問題及處理方案。 1、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管道內外表面結垢的主要成分是鈣鹽與鎂鹽,它們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增高而降低,這類鹽就會沉積在加熱表面上,參見圖1。表1:結垢的厚度與熱效的關系 結垢厚度(mm)0.150.30.610.841.22熱效損失(%)5.310.821.532.243.02、冷卻循環水中的生物膜 循環冷卻水適宜的溫度,大量不清潔的空氣,以及被太陽直射開放的集水池等諸多條件,均有利于各種微生物的生存與繁殖。 大量的實地實驗證明,清潔的換熱器管道內外表面是不易形成積垢的,無機物沉淀后的垢質是一種疏松的粉末,很容易被水流沖走。但微生物一旦生成,繼而產生生物膜,無機物沉淀與生物膜結合催生的聚合物,將會很難處理。 3、冷卻循環水中的軍團菌 軍團菌是一種菌種的總稱,屬革蘭氏陰性,嗜氧,干狀菌,其大小約為2~5×0.3~0.9微米,能隨水氣、水滴進入人體呼吸道而寄生肺組織細胞內。 人們一旦被軍團菌所感染,一種較輕的軍團菌叫“傍帝亞克病",病人類似重感冒,一般不會轉成肺炎,只需對癥下藥,通常7~10天內可治愈;另一種被稱為“嗜肺軍團病",感染潛伏期2~10天,病情發作呈現典型的肺炎病癥。 1987年北京發現軍團病以后,我國已將其納入傳染病防治名單。軍團菌普遍存在于水環境中,其存活、繁殖的溫度條件是20~5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