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消化疾病周(DDW)于5月21日-24日在圣地亞哥召開。根據提交在本次消化疾病周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研究人員應用唾液分析,來自患者問卷調查的橫斷面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可以研發一種工具用來預測食管癌風險。
David G.Graham(以色列Jerusalem技術學院)和同事們旨在研發一種準確的風險預測工具用來評估食管癌風險。他們應用唾液轉錄組數據與有患者人口統計學,癥狀和危險因素相關的因素一起。“一種新型,非侵入性工具是需要的,”他說。
他指出,體液中細胞外RNAs正在成為檢測食管癌的潛在生物標志物。
這項研究包括80例患者,他們的RNA是從唾液中提取。這一組中有20例患者可作為健康對照,而20例患者患非異型增生Barrett食管,20例患者出現高度不典型增生,20例患者患有食管癌。
研究人員對唾液樣本和來自問卷調查的204個數據點進行收集。根據Graham介紹,研究人員應用24個已知來自炎癥或致癌途徑與進展食管癌相關的擴增子開展轉錄組篩查。他們采用定量實時PCR與18s rRNA作為管家基因進行c分析。一種通過標準特征選擇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型Infogain測量可用于分析轉錄組,人口統計學,癥狀和風險因素數據以建立預測工具。
“我們的想法是收集大量的數據,”Graham說。
在唾液RNA分析中發現,24個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序列的擴增子中有10個異常表達。這些包括:TP53,CDKN2a,SMAD7,EGFR,AMY2,TLR6,KIT9,KRAS,PTEN和PIK3CA(P<0.05)。
“一旦我們有了這種表達數據,我們可以在群組之間進行統計檢查,”他說。“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CDKN2a表達。”齊一生物
研究人員觀察了11個關鍵屬性,這些在研發預測工具上會有所幫助。包括6個上面涉及的擴增子和5個來自問卷調查數據的特征,有腰/臀比,質子泵抑制劑應用和之前癌癥。
“我們已經證明問卷調查數據能提供一些識別潛在風險的能力,”Graham說。“唾液能為預防和早期癌癥檢出提供潛在的關鍵生物標志物。”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應用人工智能分析的準確預測,Graham補充說。“這些是非常早期數據,但我們認為它們非常令人幸福,”他說。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