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9日報道,癌癥病患在接受化療后,醫生若要檢查病患肝臟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或損害等化療副作用,現在一般得用穿刺針取出肝臟活組織來檢驗,過程會花上一周至兩周。新加坡科學家成功研發能快至一小時測量肝臟毒性的化驗器,病人等待檢測結果時間顯著縮短,將可讓他們盡快接受進一步治療。
由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制造技術研究院(SIMTech),以及美國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研究學院(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共同研發了新的肝臟毒性化驗器。化驗器目前在試驗階段,估計待四年至五年可供臨床使用。
新研發的化驗器原型長得像針筒,只有手掌般大小。這個被形容為“穿刺針型化驗室"(lab-in-a-needle)的化驗器仍改良中,研究團隊希望將等待檢測結果的時間縮短至半小時,并提高它的準確性。
化驗器主要由兩個芯片組成,其中一個使用微流體(microfluidic)技術會抽取病患血樣本并清洗樣本,另一芯片則對樣本進行測試。
研究員、南大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張健學說:“我們研發的新方法不但可顯著節省化驗所需的時間、人力和經濟成本,它的準確度也達到現有肝毒測試的高水平。"
研究團隊已申請測試器的權,目前市場上據知沒有這種可將所有化驗程序合為一的化驗器。化驗器改良要供臨床使用,得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