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北京已經提出在集體土地上建設公租房,但是這項政策受到其他地方政府和國土部門的反對。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土地專家直言:“這樣會導致小產權房變相轉正,只要國土部批了這個試點,其他地方政府就會有意見,用地壓力在哪里都很大”。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上明確,2012年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700萬套以上,竣工500萬套以上。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在日前舉辦的全國住房保障會議上特別提出,“政府也可通過購買合適的普通商品房來增加保障房有效供應”。
允許購買商品房抵任務
住建部政策中心主任秦虹介紹,一般來說,房屋的建設周期為2-3年間,綜合2009年以來的項目初步估算,2012年實際在建工程量大概有1800萬套左右。
除此之外,住建部在和地方政府簽訂“2012年住房保障軍令狀”時,考核標準由開工率改成了竣工率,并且把2011年330萬套竣工量提升至500萬套以上。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介紹,很多地方政府代表曾多次向住建部反映,保障房建設資金缺口大,而且,地方政府在住房建設方面缺乏經驗,導致質量、設計等問題頻出,建設成本較高,可試行以貨幣的方式解決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
李克強也在全國住房保障會議上提出,地方政府可通過購買合適的普通商品房來增加保障房有效供應。
“2012年商品房投資下降是肯定的,而保障房投資又下降,明年整個房地產投資肯定會低于固定資產投資,對于宏觀經濟影響非常大,”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介紹,“另一方面,增加房地產市場有效供應,才是解決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徑。”
聶梅生表示,地方政府購買合適的普通商品房增加保障房的供應,一方面,也可以緩解地方保障房建設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商品房市場,促進中小型商品房投資,形成住房“雙軌制”;
除此之外,住建部也為部分用地緊缺的地方開了“生地”的法子。
根據住建部年底工作會議透露的對于2012年工作的部署,商品房價格較高,建設用地緊缺的直轄市和少數省會城市,確需利用農村建設土地建公租房試點的,由省級政府報批并由國土資源部審批,批準試點。
而實際上,上述試點的政策口子是被國土部明令發文禁止的。
2011年5月,國土部出臺《關于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要防范和杜絕擅自利用農村集體土地興建公租房,嚴肅查處“小產權”房,維護良好的管地用地秩序。
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金永祥介紹,東部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發達省市,土地是限制保障房開工的一個很大的瓶頸,城市內國有土地儲量較少,城市內部拆遷難度大,耗時長。
與此同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表示,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低成本的保障房,再高價賣出,避免了征地矛盾,是一條好路子。
金永祥表示,上述政策實際上是間接明確了“小產權房”的合法性,不過,在保障房的過程中,也需要防止地方政府把保障房建設的資金壓力,轉嫁到農民身上,肆意征用農民的集體土地損害農民的利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