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環宇科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職業安全健康與專業術語表
職業安全健康與專業術語表
職業安全健康:以保障職工在職業活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為目的的工作領域及在法律、技術、設備組織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應措施。(同義詞:勞動安全健康)
安全生產:消除或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保障生產順利進行。
職業禁忌癥:某些疾病(或某種生理缺陷),其患者如從事某種職業便會因職業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發生事故,則稱此疾病(或生理缺陷)為該職業的職業禁忌癥。
事故:職業活動過程中發生的意外事故的突出性事件總稱,通常會使正常活動中斷,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件。(同義詞:準事故)
事故隱患:可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管理上的缺陷。
不安全行為:職工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違反勞動紀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險性的做法。危險因素: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壞的因素。
違章指揮:強迫職工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或操作規程進行作業的行為。
違章操作:職工不遵守規章制度,冒險進行操作的行為。
特種設備:由國家認定的,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的危險性較大的設備。
特種作業:由國家認定的,對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圍人員和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險因素的作業。
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與周圍群眾該受教育而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
三同時: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和引進的工程項目,其勞動安全衛生設施、消防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三級安全教育:新入局工作的人員在分配工作崗位前的三級教育:局級教育、車間教育、班組教育。
危險源: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的組合的根源或狀態。重大危險:是指組織通過對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確定的不可容許或不可接受的危險。
危險源評價:評估危險程度并確定其重要程度的全過程。
安全績效:基于安全方針、目標和指標,在控制和消除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方面所取得的可測量的可安全管理體系成效。
持續改進:強化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目的是根據我局的安全方針,改進整體安全績效。
相關方:和OSHMS狀況有關或受其安全績效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推進部門:體系文件中系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推進部門”,設在安全*。
健康術語表:
術語 | 定義 |
dB: | 分貝—— 用于測量聲音相對功率的單位。聲音輸出功率增加3分貝(dB)即代表可感知音量的翻倍。 |
eV: | 電子伏特—— 通過1伏特電位移動1個電子所需等值等值能量的度量單位。 |
立即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濃度 | 立即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濃度—— 30分鐘暴露期內不會有礙員工逃生或引起任何*性健康損害的氣體zui高濃度(單位:PPM)。 |
爆炸下限/燃燒下限(LEL/LFL): | 爆炸下限/燃燒下限—— 引起氣體爆炸的zui低濃度。常用度量單位為LEL百分比。 |
mA: | 毫安—— 以安培為單位表示的電流單位。 |
允許暴露極限(PEL): | 允許暴露極限—— 工人在一天內可累計接觸8小時或一周內可累計接觸40小時而對其余生不會造成長期健康影響的氣體水平(單位:PPM)。 |
光致電離檢測(PID): | 光致電離檢測器—— 一種利用紫外光能量電離并檢測未知氣體或蒸汽的儀器。 |
百萬分濃度(PPM): | 百萬分濃度—— 一種常見的有毒氣體測量單位。該術語在字面上理解為每百萬分中的一分。 |
閾限值(TLV)— | 短期暴露極限—— 暴露15分鐘而對工人不會造成長期健康影響的平均氣量(單位:PPM)。此類情況可在一次輪值中發生4次,每兩次(每次15分鐘)之間間隔1小時。 |
時間加權平均濃度(TLV)— | 時間加權平均濃度—— 一定時間內工人可接觸的平均氣量(單位:PPM)。該時間段被定義為8小時,代表一個正常工作日。 |
閾限值(TLV): | 閾限值—— 表示氣體暴露的限制。TLV被用做TWA及S的前綴。 |
爆炸上限/燃燒上限(UEL/UFL): | 爆炸上限/燃燒上限—— 引起氣體爆炸的zui高濃度。 |
伏特交流(VAC): | 伏特交流—— 有規律地倒轉方向的電流。 |
伏特直流(VDC): | 伏特直流—— 一種恒向電流。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任何含碳的化合物(甲烷除外),可隨時蒸發。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