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蚜胞內共生菌對日本柄瘤蚜繭蜂發育和繁殖的影響
黑豆蚜用蠶豆苗飼養,日本柄瘤蚜繭蜂的日常飼養是在蚜蟲2-3齡時接蜂,接蜂時間24小時。溫度23-25℃,光周期16:8。
日常飼養的黑豆蚜是有共生細菌的蚜蟲,稱之為“共生蚜蟲”,其胞內共生細菌的脫除采用飼喂抗生素*的方法。經*處理后,脫去共生細菌的蚜蟲稱為“脫共生蚜蟲”。
共生和脫共生黑豆蚜,在發育到2齡時分別接入日本柄瘤蚜繭蜂,接蜂時間為6h。將寄生蜂移去48h后,每隔24h隨機取出30頭被寄生的蚜蟲進行解剖,并測量蚜繭蜂幼蟲的體長,以檢測寄生蜂在共生和脫共生寄主蚜蟲體內的生長和發育情況。待僵蚜形成后,把僵蚜從葉子上剝下后分別存放于玻璃瓶中,每隔12h進行抽樣解剖,觀察蚜繭蜂的發育。當寄生蜂羽化時,稱量羽化時成蜂的體重,并統計成蜂羽化率。
將剛羽化的蚜繭蜂放入備有足量2齡若蚜的產卵籠內,同時供以30%的蜂蜜水,每隔24小時換一次蚜蟲,直到蚜繭蜂死亡,記錄死亡時間,計算蚜繭蜂的壽命。每次換籠48小時后解剖處理蚜蟲,以寄生蜂的初孵幼蟲數計算成蜂的產卵量。
蚜繭蜂產卵96h后,被寄生的蚜蟲已有顯著的外部特征,這時,挑取被寄生的蚜蟲,稱重后提取總蛋白,提取使用Wilkinson (2001)的方法。蚜蟲組織中總蛋白含量的測定按Bradford (1976)的方法進行。
蚜蟲組織中游離氨基酸的提取見Douglas (1996)的方法;游離氨基酸測定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