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藍主要靠“人努力” 環保產業也不能掉鏈子
根據該協議,中國將盡力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30年左右開始減少,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從2015年的15%提升到2030年20%左右;美國則承諾實現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下降近四分之一。
我們知道,溫室效應是導致霧霾天氣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而溫室氣體減排,這對于飽受霧霾困擾的我們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但也意味著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任重道遠的責任。因為“APEC藍”讓人們意識到,通過減排等措施來對霧霾進行“治本”,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后分析說,霧霾的成因無非兩點:一是人為污染物排放太多;二是自然原因,出現了靜穩天氣,污染物無法擴散,淤積在城市中。而驅散霧霾的方法也無非兩種:一是從源頭入手,扼制排放,這是治本;二是等待大風吹散污染物,這是隨緣。
但是治本是個長期堅持的過程,APEC期間的非常規措施,如關閉工廠、停掉燃煤、限行、放假等,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長期承受上述代價。
APEC藍主要靠“人努力”
在10日晚的歡迎晚宴中,主席致辭時表示,好在是人努力天幫忙,這幾天北京空氣質量總體好多了。“我希望并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APEC藍能夠保持下去。
APEC藍要如何才能保持下去,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這次APEC藍主要還是靠人努力。保持APEC藍,減排是硬道理。
張大偉說,這次的藍天,是非常典型的人努力,天也幫忙,其中“人努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介紹,原本預計9日至10日會有比較重的污染過程,但由于北京本地的污染排放積累很低,區域輸送量和比例也在降低,這兩天在不利的擴散條件下,北京的空氣質量還維持在二級良的級別。“主要還是減排,尤其是區域協同減排。”
此前的APEC期間空氣質量保障方案提出,APEC結束后,會對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總結分析。張大偉說,今天相關部門會發布評估結果。據他介紹,評估過程會用35個現有的監測站數據為主,用一些數值模型進行模擬和定量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下一步如何維持好的空氣質量提供參考。
據了解,此次APEC期間,北京市環保和氣象部門開展了中期和長期預測,跟周邊省區市開展了視頻會商,為3日和6日的應對措施及時升級提供了保障。
APEC藍如何保持,張大偉說,本質還是要減排。
減排工作,環保產業打頭陣,因此想要保持這份APEC藍,還需環保產業給力。
保持APEC藍環保產業需給力
離開經濟發展講環保是緣木求魚,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是竭澤而漁。所幸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讓發展與環保之間不再是“零和博弈”,經濟活動產生的污染完全可以通過科學治理實現危害小化,而環保產業本身又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可否認,“APEC藍”緣于“人努力、天幫忙”。要真正實現提出的“讓‘APEC藍’保持下去”的要求,必須設法從根本上減少污染排放,實現環保與經濟發展的同步推進。這其中,大力加強環保產業發展是一條重要的現實路徑。
環保產業具有公共資源產品特征,屬于典型的政策推動型產業。當前,我國環保產業需要重點提高公共政策設計水平:首先,要依法提高環保監管力度。只有不斷加大對各種污染環境行為的強力監管懲罰,環保產業潛在的需求空間才能釋放,環保產業市場才能壯大。其次,真正以市場為導向,改革科研院所、研發人才的激勵機制,形成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模式,為環保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內生動力。第三,以市場為手段,激勵環保產業轉型升級。利用稅收、財政補貼等,鼓勵企業開發更環保的技術。稅收要注重事前扶持和事后鼓勵并重,以避免無效激勵;財政投入要注意引導外資和民營資本進入,擴大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創新融資手段,優先環保企業上市、發債、擔保等。再次,價格是市場“無形之手”的魔力“指揮棒”,直接影響環保產業的供給與需求。應抓住當前價格整體平穩的有利契機,加快推進相關資源產品的價格改革,引導資源、環保產品的合理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