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期國土資源部發布的頁巖氣第三輪招標消息而言,開標日期仍未有定論,但關于頁巖氣第三輪招標為何一拖再拖,相關人士心中其實早有答案。
據知情人士透露,“第三輪招標一直在籌備中,但還沒有太具體的東西,區塊選擇、招標程序、范圍等等都沒定。招標區塊難以落實是第三輪招標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二輪招標拿出來的都是二三流區塊,這一點已經被外界詬病,如果還是拿不出好的區塊,第三輪招標將很難開展。”
回顧一、二輪招標,2011年6月,國土部出讓4個頁巖氣探礦權區塊,分別為渝黔南川頁巖氣勘查、貴州綏陽頁巖氣勘查、貴州鳳岡頁巖氣勘查、渝黔湘秀山頁巖氣勘查,面積共約1.1萬平方公里。2012年9月10日,國土部向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公開招標出讓20個頁巖氣探礦權區塊,總面積20002平方公里,分布在重慶、貴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個省(市)。時隔一年多,第三輪招標遲遲未能啟動引起業內猜測不斷。
頁巖氣第二輪、第三輪招標的招標工作均是由國土部地質勘察司牽頭,具體負責則是地勘司油氣管理處,據媒體調查該部門算上借調人員共4人,難以應對復雜宏大的招標工作。
但人少任務重只是頁巖氣第三輪招標進展緩慢的眾多影響因素之一,第三輪招標遲遲無法落實的關鍵原因在于招標區塊難以落實。這其中既有與油公司常規區塊的礦權重疊問題,也有與地方利益的博弈問題,還有對頁巖氣認識不足的專業問題。
頁巖氣第三輪招標的區塊選擇采用的是各省上報區塊的方法。據了解,目前湖南省已經向國土部上報了5個區塊。但這5個區塊同時暴露出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地方對頁巖氣的了解普遍不足,報上來區塊是不是頁巖氣仍有待考證,資源稟賦好壞也難以確定。
由地方上報的方法難以保障區塊質量,但由熟悉頁巖氣的國土部相關部門甄選地方區塊同樣存在落實上的障礙。
我國頁巖氣區塊大多與常規油氣區塊重合,傳統油公司擁有超過80%的頁巖氣有利區塊,在此部分以外的區塊所剩無幾。頁巖氣第二輪招標,國土部參考2009年啟動的《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項目,避開石油公司已占有的區塊挑選,在項目180個優選有利區中劃定了25個相對有利區塊作為初始招標方案。
招標區塊的終方案需由國土部發回各省,征求各省意見后確定。終,國土部結合各省意見在第二輪招標中推出了20個區塊。這20個區塊與國土部的原始方案有不小出入,一些區塊征求所在省意見后被拿除,其余區塊的面積也多數應所在省要求修改、縮小。
被改動后的區塊的確有很多前景堪憂,之所以還拿出來競標是企業、省級政府與中央多方權衡的結果。
從2012年至2014年5月期間,國土部在2009年《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原有項目基礎上,對全國180個頁巖氣有利區進行了重新評價,這次評價較次的工作程度和認識程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從理論和技術角度,我國頁巖氣專家完夠甄選評價出區塊,但第三輪招標到后底會拿出什么樣的區塊,這并非技術和理論水平所能決定。
“拿不出好區塊影響的不但是第三招標的啟動工作,也將勢必阻礙我國頁巖氣產業進一步繁榮發展。”知情專家表達了對區塊問題的擔憂。
此外,有專家認為,企業寧愿受罰也不愿按合同投入資金開采頁巖氣,這是頁巖氣開采風光不再的征兆。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頁巖氣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非常規天然氣,特別是北美地區頁巖氣開發利用方興未艾。我國的頁巖氣儲量豐富,國家明確將頁巖氣勘探開發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果能得到有效開發,不僅對滿足我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促進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且將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巨大動力。我國出臺了頁巖氣發展規劃,中央財政因此還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兩個項目進展不理想只能作為個案處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當然,這畢竟是我國通過招標方式出讓的兩個頁巖氣探礦權區塊,有關部門除了嚴格按合同約定進行處理之外,還應當認真分析這些個案,拿出具體措施積極應對,既找到進展不理想的真正原因,又能為探索完善油氣探礦權出讓、監管和退出機制積累更多經驗。
頁巖氣開發潛力巨大
盡管遭遇招標項目的尷尬,我國政府對頁巖氣的未來發展依然寄予了厚望。就在日前舉行的華電頁巖氣與LNG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表示,去年我國頁巖氣產量為1.93億立方米,今年將達到10億-15億立方米,明年有望實現65億立方米。根據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頁巖氣探明可采儲量約2萬億立方米,產量將達1000億立方米,頁巖氣將占天然氣消費比重的26%左右,成為我國天然氣能源的重要支柱。
“在范圍內實現頁巖氣從潛力到儲量、產量大規模轉變的道路很漫長,頁巖氣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技術創新與能源體制及政策支持將是頁巖氣發展的關鍵,我國頁巖氣即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海外油氣研究室主任潘繼平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超過加拿大成為第二大頁巖氣生產國。
涪陵頁巖氣區塊開采是我國商業化開發頁巖氣。根據規劃,2015年這一地區要形成年產50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生產基地。“截至9月底,焦頁1井已經連續生產了671天,累計出產4353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焦頁6-2井生產了366天,成為我國口產量突破1億立方米的頁巖氣井。”中石化集團股份公司副總裁王志剛近日表示,截至今年9月,涪陵頁巖氣田累計開鉆127口井,完井85口,投產35口井,日銷售330萬立方米,累計產氣8.29億立方米,銷售氣量達7.92億立方米。
面對中石化在頁巖氣田開發上一躍成為,中石油已經決定加碼以趕超對手。今年到明年上半年,中石油計劃在其主陣地四川盆地的長寧—威遠、昭通等頁巖氣區塊領域投入130億元用于開發。截至2014年10月13日,中石油在四川盆地累計投資約70億元,累計產頁巖氣2.04億立方米。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經理謝軍表示,中石油在四川盆地的計劃產量也將從今年的2億立方米升至明年的20億立方米,增長10倍。再加上云南昭通明年5億立方米的目標,以及合作產氣量,中石油頁巖氣產量明年將有望達到26億立方米。如果明年實施效果能符合預期,中石油的頁巖氣生產計劃是,預計到2017年生產50億立方米、到2020年生產120億立方米。
“這是全國頁巖氣資源稟賦好的地區,這里的各項頁巖氣參數指標都不遜色于美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巴奈特(巴奈特頁巖氣田是美國早進行頁巖氣商業開發且開發成功的區域)。”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四川盆地及周緣地質資源量65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0萬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