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誕生環保孵化器 霧霾治理技術難題有望破解
10月29日,湖北省成立以環保為主題的孵化器。該孵化器將專注孵化環保類企業,研發和生產霧霾治理等產品。
該孵化器位于光谷武大科技園內,目前已與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機構合作,成立4家公司,致力于煤矸石利用、燃煤鍋爐PM2.5治理等。據了解,該孵化器將以市場為導向,讓企業和高校等科研單位、科技和資本無縫對接,快速轉化實驗室的環保技術,加快培育高成長性環保企業。
據其介紹,通過“個性化輔導 股權投資 資源共享”的模式,該孵化器旨在將我省環保領域的科研成果大程度地推向市場,全面協調科技成果產業化所面臨的資金、資源等問題,“已有十余項環保技術入駐孵化,其中,有兩家公司已經開始盈利”。
“我省環保技術優勢明顯,但規模以上企業還是不夠多。”孵化器負責人、武漢匯合澤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湧稱,僅僅在光谷就有一批與PM2.5打交道的企業,“掌握先進技術,但在市場對接、商業模式等方面尚有欠缺”。
具體負責運營孵化器的武漢匯和澤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環保產業是朝陽產業,孵化器以市場為導向,通過企業需求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更高。“我們將從孵化企業中重點發現和培植高成長性企業,預計5年內增長10倍以上”。
據統計,目前,東湖高新區在孵企業數量多達2200家,其中1860余家已經走向市場。按照規劃,到2016年底,光谷孵化場地面積將達到620萬平方米,其中,孵化器將達到15家、省級孵化器將達到10家,在孵企業數量將達到5500家。
陜西:打造環保科技企業孵化器
其實在光谷環保孵化器之前,陜西已有先例。
陜西省政府辦公廳2010年印發《陜西省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期2010-2015年。2015年實現產值達10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25%以上,其中環保裝備銷售收入400億元;培育和發展10家年收入超20億元的集團。《規劃》指出,陜西省將圍繞一個發展目標,打造兩大產業鏈,構筑三個產業基地,培育產業園區,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其中由蘭環企業牽頭為主的《經開區節能與水處理產業園》正處在前期籌劃,落實土地,籌措資金階段,目標是通過這樣的一個產業園區的建設,讓它成為陜西環保科技的孵化器,環保裝備技術的孵化器,環保產業壯大的孵化器,使它成為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的治污降霾提供技術支撐的平臺,建立環保產業發展的金融平臺,打造環保產品的物流平臺,保障環境服務的智慧平臺。
啟迪之星孵化器:籌建環保新力量
早在今年三月份,在清華科技園創建20周年之際,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成立。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提出“創新創業力量、面源治理環境污染”的環保產業發展新模式。
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以聚集培養快速成長的節能環保領域科技型創業企業為核心,通過加大對中小型、初創型環保節能科技企業的支持,形成一批國內的節能環保產品,推動環保節能產業集群發展,倡導和輔導低碳經濟,帶動區域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孵化器的建設目標是:通過3—5年時間,累計引進和培育100家節能環保領域高科技創業企業,完成50項以上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入孵企業累計獲得風險投資額超過5億元,培育10家行業高成長明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