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風掃落葉”的時候。很多市民一覺醒來,發現路邊已滿是落葉。環衛工人一遍又一遍地清掃,樹葉卻好像怎么也落不完。落葉清理不僅成了每年秋季環衛工作中的“重頭戲”,也成為了喜歡門庭潔凈市民們清掃日常。日前,有消息稱,湖南株洲市民自制落葉收集器,半平米落葉十秒就可清掃完畢。
“哧哧哧哧……”10月26日,在荷塘區順達花園里,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65歲的孫先生推著一個“怪”推車駛過,所到之處落葉全被自動吸進去。“環衛工人每天那么辛苦,這個機器如果能幫他們減負,我愿意免費提供給他們用。”孫先生說這是自己發明的利用風力自動收集落葉的機器,10月23日正式完成。一邊說著,孫先生還用自己制作的落葉收集器演示如何將路面上的落葉吸入機器內。
“很感謝市民關心環衛工作,本周我們將去實地查看機器。”荷塘區環衛處副主任易先生說,入秋以來落葉比往常增加一倍,機器如實用可考慮采用。
被秋風“掃”落在地,又被民間自制的“掃地神器”——落葉收集器清掃,“深秋忙壞環衛工”這句俗語在此前是坊間中一個公認的事實,然而今年不僅在湖南株洲,也在山東德州被推翻。落葉在無礙環衛工作的前提下,有了新去處了!
10月28日,負責三八中路的環衛工人曹女士一如既往地清掃自己負責區域的落葉和垃圾,而如今她再也不用為怎么處理落葉發愁,這落葉已經變廢為寶,可以用來發電了。曹女士說,從10月中旬開始樹葉枯黃,加上風的作用,樹葉大面積掉落,她們先用掃帚將路面上的落葉掃成堆,再用小掃帚和鐵撮子清理樹坑下的落葉,后將清理成堆的落葉掃到麻袋內,掃完清掃車再掃一遍,人工清掃和環衛車清掃兩種方式共同進行。
據山東省德州市環衛處工作人員介紹,這段時間是落葉集中時期,一天可清掃60噸落葉。原來落葉及生活垃圾都是填埋處理,自2013年6月份垃圾焚燒廠運行以后,落葉及生活垃圾就通過垃圾焚燒上網發電了。每天環衛工人把自己負責片區的落葉清掃起來,暫存到固定區域,再由壓縮車統一運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杜絕了運輸過程中的撒漏。
“現在德州市區每天產生600噸生活垃圾,在每年落葉比較集中的20天到一個月時間內,其中落葉占到十分之一。”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焚燒產生的熱量通過氣輪機帶動發電機工作,產生的電終并入國家電網,送到千家萬戶。按照每天600噸垃圾計算,每年垃圾焚燒發電廠能發電1.08億度,其中八千萬度并入國家電網,可節約標準煤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