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廳亂排油煙被罰不服 對區環保局提起訴訟
餐廳:處罰過重,將環保局告上法庭
今年2月20日,全市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次日升為“橙色”預警,北京市通州區環保局隨即對轄區內排污單位開展專項執法檢查。2月22日,執法人員發現金紫銀(北京)餐飲有限公司通州分店在正常營業情況下,存在油煙凈化器未運行、油煙直排的違法行為,造成環境污染,為此,區環保局于5月30日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餐廳罰款5萬元。
而餐廳方并不贊同該處罰,認為環保局檢查手段不符合規定,且處罰過重而提起行政訴訟,將通州區環保局告上法庭。
餐廳方稱,環保局在執法及處罰過程中未提供超標數據,僅憑肉眼判處“情節嚴重”。而且在餐廳積極配合整改后環保局不予認可,并且未給予限期整改機會,屬執法不當。在此基礎上判處罰款5萬元不成立,請求法庭撤銷罰款行政處罰。
餐廳方表示,在檢查中,他們當即打開油煙凈化器,積極采取措施完成整改,且違法時間很短,可對方仍做出處罰。此外,環保局檢查手段不符合規定且處罰過重,至今并未提供餐廳方排污的油煙污染物是否超標的檢查報告,僅憑肉眼觀察及主觀臆斷餐廳排污污染大氣環境,情節嚴重,依據不足。且并沒有給餐廳一個改正的機會,直接按照高額5萬元予以處罰明顯不當。
環保局:餐廳違法行為惡劣
23日上午,通州區環保局局長裴志剛、副局長徐曉云共同出庭。
庭上,裴志剛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排污單位不正常使用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或者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拆除、閑置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情節嚴重的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規定,未經任何油煙凈化設施凈化的油煙排放為無組織排放;飲食業單位必須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保證操作期間按要求運行,油煙無組織排放視同超標。環保局檢查當天發現,餐廳在營業中不使用油煙凈化器,已經構成違規,不適用測量及限期整改規定,可直接進行罰款處罰,執法人員當場做了檢查筆錄并拍攝了照片。
裴志剛還特別指出,餐廳的違法行為發生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橙色”預警期間,為應對空氣重污染,全市采取嚴格的空氣污染應對措施,而該餐廳作為本地區較大型的餐飲企業,其違法行為情節嚴重、影響惡劣,且給環境造成的危害較大。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及《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等規定,綜合考慮原告的違法行為造成的污染程度、社會影響及主觀過錯等因素,故對原告作出高限罰款處罰的決定,適用法律正確、依據充分。
法院:原處罰合理,駁回餐廳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認為,餐飲公司違法行為發生在全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橙色預警期間,違法行為影響惡劣,在法定裁量幅度內環保局對其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5萬元的處罰決定并無不當,駁回了原告餐飲公司的訴訟請求,維持被告北京市通州區環境保護局作出的處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