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下水位下降問題突出 水資源枯竭難題已迫在眉睫
2013-05-10 15:37:17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關鍵詞:地下水位下降閱讀量:5623
導讀:hbzhan內容導讀:近年來,我國各地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主要是:1、人為因素。人類的過度利用。2、自然因素。如地震造成地勢的抬高、地下河道的下沉等;河流的改道;氣候的變化等。不僅存在地下水被過度開采的現象,地表水資源流失也十分嚴重。由于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在減少,導致水源地日漸干涸。
hbzhan內容導讀:近年來,我國各地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主要是:1、人為因素。人類的過度利用。2、自然因素。如地震造成地勢的抬高、地下河道的下沉等;河流的改道;氣候的變化等。不僅存在地下水被過度開采的現象,地表水資源流失也十分嚴重。由于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在減少,導致水源地日漸干涸。
近日,我國有“天下泉”美譽的趵突泉地下水位已跌至28.09米,失守黃色警戒線,這意味著趵突泉將再度面臨停噴的危險。山東省濟南市已制定了應對措施,力爭讓天下泉保持噴涌。這一事件又引發了人們對于我國地下水源保護的關注與思考。
地下水位下降往往會引起地表塌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裂縫的產生和復活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質惡化等一系列不良現象。
30年來,我國河流已消失2.8萬多條,顯然,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趵突泉停噴的危險,水資源枯竭問題已迫在眉睫。必須盡快行動,在涵養水源上多做工作。
首先,不僅要嚴格保護各地的水源不受破壞,更要盡力創造水源。比如說,各地植樹造林以及退耕還林不能以急功近利的經濟林為主,因為經濟林大多都是速生樹木,而且大面積都是單一樹種,對水土保持作用不大,沒有多少生態價值。因此,要多造可以長久保持水土的生態林,還要考慮在林地間種植雜草,盡可能使植被多樣化。這樣能更多地留住雨水,涵養水源。
其次,要盡快恢復各地的濕地。應該讓湖泊河流岸邊的蘆葦蕩重新長起來,堅決制止湖泊沿岸被圍墾的現象,剎住湖泊面積縮減的趨勢,盡可能恢復各地的大小湖泊,提升蓄水量。尤其是城市,要放棄填湖造地的惡劣做法,提升城市生態的地位。
中國不是面臨水資源缺乏的國家。因缺水而準備增加糧食進口的其它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埃及、墨西哥和其它幾十個更小的國家。但只有中國因有13億人口和快速增長的經濟,并且對美國有超過400億美元的貿易盈余,從而有可能沖擊瓦解世界糧食市場。簡言之,中國的地下水位下降意味著整個世界糧食價格的上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