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板塊已入黃金期 綠色產業備受資本關注
2013-03-29 10:06:59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關鍵詞:綠色投資閱讀量:5635
導讀:hbzhan內容導讀:環保治理是長期行為,需要貫穿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但目前的污染狀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需要有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扭轉。十八大報告將環保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重要工具,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的概念,使該行業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行業,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政策和制度有利于環保產業的發展。可以說,目前環保板塊行業已進入黃金期,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雖然短期利好形勢不斷,但應作為中長期成長
hbzhan內容導讀:環保治理是長期行為,需要貫穿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但目前的污染狀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需要有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扭轉。十八大報告將環保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重要工具,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的概念,使該行業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行業,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政策和制度有利于環保產業的發展。可以說,目前環保板塊行業已進入黃金期,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雖然短期利好形勢不斷,但應作為中長期成長性投資對待。
霧霾治理重點抓大氣污染治理
2013年2月19日,環保部有關會議明確,將原有重點監控的范圍擴大至19個省4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核心是對火電、鋼鐵、石化等六大重污染行業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制令。這一被解讀為“史上嚴厲”的減排政策,讓很多企業感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壓力。
“霧霾治理要重點抓重污染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出重拳、用猛藥、打組合拳。”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3月1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記者會上如是說。
對于頻發的多城地下水污染事件,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國務院已經要求環保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取證調查,堅決打擊非法排污現象,保護地下水資源。
以上無論是“史上嚴厲”減排政策的出臺抑或是政府官員對治理污染的堅定態度,無不顯示出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多城PM2.5爆表、地下水污染頻發等環境污染事件日益嚴重,環保正成為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而這些頻發的環保事件在刺痛各界人士和普通百姓神經的同時,更是讓加大環保力度的呼聲再起,也由此引發了資本市場對環保行業的熱切關注。多家風投機構近日就紛紛表示,節能環保產業成為他們近期青睞的重點產業,而不少其他行業人士也攜巨資“殺入”。
受霧霾天氣的影響,首先獲利的應該是環保設備板塊,如脫硫脫硝、除塵裝備,市場空間會因此大幅擴容。例如,去年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完成了對全國重點地區火電廠脫硫脫硝進展的摸底調查,明確了火電脫硝電價補貼調整的現實緊迫性,脫硝電價補貼有望提高到每度1分,這將直接為火電廠增收,獲得相關訂單的企業將受益。此外,五大發電集團在去年也與環保部簽訂了減排責任書,確定重點脫硝改造火電機組裝機將達到6800萬千瓦。清科表示,以全國火電機組2100小時的利用時間計算,可帶動脫硝裝機投資近15億元。
投中集團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結構轉型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環保節能產業迎來了較好的發展機遇,或將成為未來的持續投資熱點。除傳統的污水處理、脫硫脫硝、垃圾處理等細分領域外,再生資源、環保監測等領域潛在投資機會也逐漸顯現。業界人士表示,但在當前階段,要想讓大規模投資集中于環保產業,仍有很多障礙和困難。
綠色產業受資本青睞
“前不久,我剛剛投資了武漢一家環境監測設備方面的企業。”達晨創投湖北分公司總經理廖敏近日表示,“霧霾事件”持續發生,環保行業肯定會越來越受重視,“不僅我們公司,許多風投都很關注環保行業。”
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涌的觀點與廖敏相同。他表示,隨著霧霾事件的發生,以及“美麗中國”概念越來越受關注,涉及環保行業的企業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其實,發展低碳經濟在今天的中國已深入人心,綠色低碳領域也已成為投融資熱點。數據顯示,2011年,股權投資基金在中國市場綠色投資總額達到400億美元。2012年前三季度,投融資市場雖然比較低迷,但在股權投資基金對中國的投資總額中,綠色低碳領域仍占半壁江山。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這場深刻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蘊含著極大的投資空間和投資機會。他估算,“十二五”期間,中國綠色投資將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這可能是全世界規模大的綠色投資。
據了解,綠色投資的領域主要包括生態建設,比如對林業、水利、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的投入;環境保護,比如對水、大氣、固體廢物污染的防治;節能減排,比如發展綠色建筑、綠色材料、新能源汽車等。
那么,環保業投資空間到底有多大?據《“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預測,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環保服務業產值超過5000億元,形成50個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環保服務公司。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晗瑄認為,十八大報告將環保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重要工具,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的概念,使該行業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行業。綠色投資是未來的大趨勢,綠色經濟模式是解決人與自然資源競爭的根本;同時,投資綠色產業在賺錢之余也履行了社會責任,給世界帶來綠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