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就是我們堅持生態先行的意義。”中交路建平昭5標項目經理馬潮看著廣西賀州市昭平縣桂江國家濕地公園的蓊郁綠意感慨道。
中交路建平昭高速公路項目線路全長53公里,需穿過桂江國家濕地公園,公園主體為桂江和桂花河,規劃總面積約1200公頃。建設過程中稍有不慎,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項目建設初期,馬潮就定下基調:“既要修好‘致富路’,更要護好‘綠色路’。”
為保證施工進度符合環保標準,項目黨支部書記龐宇決定把“生態賬”算在前面:充分了解施工可能影響區域的環境因素,然后精準施策,科學組織綠色施工。“綠色守衛戰”一呼百應,安全、測量、現場,各業務口人才踴躍就位成隊,但沒有一個“專業選手”。“我們對濕地生物的種類、生存習性、繁衍方式知之甚少。”龐宇皺起眉頭,“員工們熱情雖高,但如果沒有‘內行人’來當‘指揮官’,我們找不準方向,工作肯定做不好。”
龐宇思考著從外部借力,經討論,“生態護衛隊”兵分兩路,一路負責聯絡濕地公園管理所,整理各項已有資料和管理規則;一路負責聯系專業研究機構,將廣西科學院的10名博士請到現場,圍繞水文地質生物等展開系統調查評估。一段時間后,一份針對桂江國家濕地公園的“體檢報告”出爐:對項目建設可能產生的生態影響以及濕地保護與恢復制定的指導性的工作報告。
“生態護衛隊”苦熬數個晝夜,在該報告的基礎上針對施工區域內的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3種中國特有植物制作就地遷地保護方案;為避開魚類繁殖期,以跨河工程施工期為重點,精心調整施工順序;主動邀請主管部門監管指導,在生態敏感區域設置監測點,開展定期巡護。項目部的實際行動不僅最大程度為生態拉起保護線,還幫助項目迅速取得環水保等相關許可批復文件,有效緩解工期壓力。
“綠色守衛戰”取得初步勝利,但還沒喘口氣,項目團隊又迎來了水質保護上的新挑戰:項目共有1.96公里路段穿越昭平縣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同時與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網珠江流域桂江賀州桂花站緊緊相鄰,距離最近處不足500米,屬于環保高敏感區域。水源質量關系到當地群眾和自然生物的生命健康,項目生產副經理李伏軍立下“軍令狀”:“水質保護必須和工程質量一樣高度重視,嚴格管理。”
為當好“護水員”,李伏軍嚴控風險源。在安全預警機制的啟迪下,他帶領團隊建立了風險廢料分級分類處理程序:對潔凈度較高的梁廠養護廢水,嚴格執行多級沉淀,將重新達到使用標準的水用于灑水降塵;對樁基施工產生的泥漿,采取沉淀、干化再統一運輸至棄渣場的處置方法;對污染度較高的清洗混凝土設備等產生的廢水,則使用自主焊接的鋼板箱,與混凝土殘渣等一并封閉外運。一套“組合拳”讓污染物無處遁形,環保效果立竿見影。
如今,數十根大橋墩柱已在桂花河兩岸穩穩矗立。絕不觸碰生態保護紅線,是項目團隊始終如一的堅守,更是中交建設者對生態文明最好的守護與實踐。
來源:交通建設報、中交路建
原標題:大山里的“生態護衛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