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將開展全市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從2024年3月開始到2024年11月結束。2024年10月31日前,上海市環境執法總隊及市固化管理中心將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行動情況的總結報到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土壤處。
原文如下↓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各區生態環境局,自貿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海化工區管委會,浦東新區城管執法局,市環境執法總隊、市固化管理中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按照《“十四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環辦固體〔2023〕17號,以下簡稱《通知》)《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整治方案》)等有關要求,結合本市情況,深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以下簡稱規范化評估),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信息化環境管理,嚴密防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現就2024年及2025年本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
持續深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
各區生態環境局(含自貿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以下同)要切實落實危險廢物監管職責、壓實危險廢物相關單位污染防治主體責任、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嚴格按照《工作方案》和《通知》的工作部署,采取“區級檢查、市級評估”方式,開展本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
(一)分級分類開展評估
1. 區級檢查。各區生態環境局按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檢查要點》(由國家確定,以下簡稱《檢查要點》)通過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國家固廢系統)、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子系統(以下簡稱規范化評估子系統)對危險廢物重點監管單位(以下簡稱危廢重點單位)、危險廢物其他產廢單位(含醫療機構、學校及科研院所、實驗室、機動車維修等非工業源單位,以下簡稱其他產廢單位)、危險廢物收集單位、危險廢物豁免利用處置單位進行檢查。其中危險廢物收集單位以及危險廢物豁免利用處置單位,全部檢查;危廢重點單位及其他產廢單位抽查總數重點區不少于120家;非重點區不少于80家,如數量不足80家則全部檢查。
2. 市級檢查。市環境執法總隊按照《檢查要點》通過國家固廢系統的規范化評估子系統對市管產廢單位進行檢查,評估數量不少于20家,其中危廢重點單位評估數量不少于10家。市固化管理中心按照《檢查要點》通過國家固廢系統規范化評估子系統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含鉛酸蓄電池試點轉運單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單位進行檢查。
3. 市級抽查。市環境執法總隊結合固廢專項執法工作開展抽查工作,其中抽查金山、奉賢、松江、浦東、青浦、嘉定、閔行、寶山、崇明、保稅區、臨港新片區等重點區每區不少于8家;其他非重點區每區不少于4家,抽查的危廢重點單位不少于總抽查數量50%。市固化管理中心負責對全市危險廢物收集單位、危險廢物豁免利用處置單位進行全面抽查。
4. 市級評估。市環境執法總隊會同市固化管理中心抽取若干區對已開展評估的企業開展“回頭看”檢查,評估該區規范化管理現場檢查情況。市生態環境局每年按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指標》(附件1,以下簡稱《評估指標》)評估各區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情況,并對本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情況進行自評。
(二)完善指標體系,拓展評估范圍
市、區固體廢物管理、環境執法、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等部門要對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做好必要的政策指導。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采取購買第三方服務等方式,為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各區應強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的覆蓋度,原則上2年內對轄區全部危廢重點單位開展評估,對轄區內50%簡化單位兼顧登記管理單位開展評估。連續3年規范化評估達標的產廢單位酌情減免本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評估;前3年度規范化評估結果為不達標或基本達標的、副產物排查中涉及產生副產物的、廢棄?;返任kU廢物治理工作中存在隱患的以及其他危險廢物管理薄弱的經營單位和產廢單位,本年度繼續納入檢查范圍。
(三)嚴守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各區生態環境局于每年4、6、8月5日前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階段性進展報送市生態環境局,抄送市固化管理中心、市環境執法總隊。于每年10月31日前,按照《評估指標》進行自評打分(其中,黃浦、靜安、徐匯、虹口、楊浦、長寧、普陀等非重點區域按照附表1-1進行自評打分;寶山、嘉定、青浦、閔行、松江、奉賢、金山、浦東、崇明、保稅區和臨港新片區等重點區域按照附表1-2進行自評打分),總結本年度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情況(附件2),并將上述兩項材料報送市生態環境局,抄送市固化管理中心、市環境執法總隊。
(四)加強指導幫扶,提升評估效能
以危險廢物鑒別專家委員會為抓手,市、區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建立指導幫扶機制,充分發揮專委會的專業特長,強化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技術幫扶,指導幫扶企業整治規范化評估發現的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隱患。市固化管理中心通過固廢信息系統建立規范化評估的“一企一檔”,記錄評估情況、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
二
深入推進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專項整治
依據《整治方案》要求,為進一步規范本市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行為,結合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開展全市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
(一)整治范圍
本市范圍內具有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的產廢企業;
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含危險廢物豁免利用單位)。
(二)整治要求
1. 建立整治單位清單。市生態環境局土壤處和市固化管理中心結合本市固廢系統現有數據,對國家固廢系統的規范化評估子系統生成的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企業有關信息進行核對,建立本市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單位清單。
2. 按要求推進專項整治。根據《整治方案》要求,市環境執法總隊和市固化管理中心將納入專項整治范圍的相關單位作為2024年規范化評估重點,通過規范化評估子系統及“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APP”同步開展專項整治和規范化評估工作,形成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并督促相關企業及時整改。其中,市環境執法總隊對本市具有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的產廢企業開展檢查,市固化管理中心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含危險廢物豁免利用單位)開展檢查。
(三)進度安排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從2024年3月開始到2024年11月結束,具體安排與2024年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進度一致。2024年10月31日前,市環境執法總隊及市固化管理中心將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專項整治行動情況的總結報到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土壤處。
三
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
各區生態環境局應指導督促危險廢物相關單位履行信息化相關制度要求,同時注重提供信息化便利服務,推動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
(一)按時做好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
本市危廢重點單位、簡化管理單位和登記管理單位應按照《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HJ 1259—2022)要求,通過本市危險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市固廢系統)在每年3月31日前完成當年度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其中企業新注冊后首次備案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的,由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審核備案。企業創建危險廢物電子聯單轉移危險廢物的或辦理當年度危險廢物跨省轉移許可的,應在轉移前或辦理前完成當年度本企業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同一法人單位或者其他組織所屬但位于不同生產經營場所的單位,應當以每個生產經營場所為單位,分別制定并完成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
(二)分類做好危險廢物月報季報年報
按照《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HJ 1259—2022)要求,危廢重點單位應當于每月15日前和每年3月31日前分別完成上一月度和上一年度的危險廢物有關資料申報,簡化管理單位應當于每季度首月15日前和每年3月31日前分別完成上一季度和上一年度的危險廢物有關資料申報,登記管理單位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完成上一年度的危險廢物有關資料申報。各企業應通過市固廢系統及時核實和確認相應的月報季報年報,并上報至國家固廢信息系統。
涉及月報、季報、年報有關數據調整的,如尚未上報至國家固廢信息系統,由企業自主調整相應臺賬條目數據;對已上報至國家固廢信息系統,產廢企業、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分別向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市固化管理中心提交相應數據調整的申請報告及證明材料,由其復核后退回企業重新修改并上報。
(三)實行電子標簽,規范源頭管理
全面統一危險廢物電子標簽標志二維碼。2024年1月1日起,危廢重點監管單位應通過本市固廢系統生成并領取危險廢物電子標簽標志二維碼;按國家關于制定危險廢物電子管理臺賬的要求,建立與本市固廢系統實時對接的電子管理臺賬。
鼓勵其他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應用電子標簽、電子管理臺賬等信息化措施。鼓勵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含許可證單位、小微收集平臺等)為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提供延伸服務,協助其生成并領取電子標簽、建立電子管理臺賬等。
各區生態環境局應于每年3月底前組織完成本市固廢系統相關數據治理,指導督促危險廢物相關單位自查自糾,按要求報送上一年度危險廢物有關情況;根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分類原則,通過本市固廢系統審核確認行政區域內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簡化管理單位、登記管理單位。
(四)運行電子聯單,規范轉移跟蹤
按照國家信息化要求,推進危險廢物轉移軌跡與國家固廢系統實時對接,市固化管理中心做好轉移軌跡與系統對接的技術支持。轉移的危險廢物包裝容器具有電子標簽的,應與電子轉移聯單關聯。鼓勵持證單位在自有危險廢物運輸車輛上安裝車載衛星定位、視頻監控等設備。
(五)推行電子證照,規范末端管理
危廢經營單位應按國家關于制定危險廢物電子經營情況記錄簿的要求,建立與本市固廢系統實時對接的電子經營情況記錄簿,應用電子地磅、電子標簽等加強信息化管理。危廢經營單位應在危險廢物相關重點環節和關鍵節點應用視頻監控并接入本市固廢系統。
四
強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結果應用
各區生態環境局、市環境執法總隊、市固化管理中心應將規范化評估結果與生態環境領域試點示范、監督執法、行政許可等統籌銜接,促進危險廢物相關單位提高規范化環境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一)嚴格監督管理,推動問題整改
建立問題清單,動態跟蹤規范化評估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將評估中和專項整治過程中發現的涉嫌環境違法問題與環境執法相銜接,涉嫌安全隱患線索及時移交應急管理等部門。針對危廢經營單位規范化評估過程中發現問題,逾期不整改或者經整改后仍不滿足相關要求的,我局將依法采取暫扣或者吊銷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措施。
(二)強化示范引領,營造良好氛圍
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各類新聞媒介廣泛宣傳規范化評估經驗做法,提升危險廢物相關單位守法意識和能力。鼓勵將規范化評估工作情況依法納入相關單位和人員表彰、獎勵范圍。認真開展規范化評估工作情況總結和報送工作,不斷提高規范化評估工作質量。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