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首創環境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首創環境)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公告顯示,首創環境2023年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約40.77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1.17%;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5億元,同比減少82.48%;每股盈利2分。

據了解,首創環境是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固廢領域的產業投資平臺,專注于固廢領域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構建前端收運、后端綜合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的一體化和細分業務相關多元化的業務發展體系,業務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環境衛生一體化處置、工業固廢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餐廚與廚余垃圾處理、電子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
對于2023年度的業績變動,首創環境認為主要系公司2023年多個在建項目商業運營,建造收入大幅下降所致。溢利減少主要系2022年出售新西蘭業務收益較高所致。
環保行業的增長引擎和供需關系正在發生轉變
首創環境表示,公司一直以來聚焦環保主業,目標是形成以垃圾焚燒為核心的縱向協同,以及多類廢棄物的橫向協同,實現固廢產業的全面布局。報告期內,首創環境運營、試運行項目達到55個,其中垃圾發電及生物質發電項目24個,垃圾填埋項目4個,清掃、收運及治理項目17個,拆解項目1個,有機垃圾處理項目6個,危廢綜合處理項目3個。
在經濟發展“曲折式發展、波浪式前進”的復蘇態勢下,其主要業務正不得不直面基礎設施投資同比放緩等帶來的巨變,垃圾焚燒的縣域市場面臨挑戰,積極推進焚燒+持續提質增效是行業的必由之路,預計未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和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城鄉環衛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市場競爭格局尚不確定,但充滿發展機遇;環衛賽道競爭激烈,市場呈現明顯的本土化趨勢。場地修復的市場發展迅猛,行業整體仍處于發展初期,競爭格局變化大。
對此,首創環境采取了全方位布局策略,發展模式上打造“投資+運營+服務”格局;業務范圍上,逐步推進首創環保集團實現覆蓋“水、固、氣、能”系統治理需求的多業態組合。另,按照首創環保集團的戰略調整,首創環境還對總部機構和職能進行了優化和調整,增設碳資產管理部,組建7家城市公司,設立環衛平臺公司,同步修訂和更新內部機構職責。
2024年,“穩”是主基調、“進”是大方向
截至目前,首創環境在國內共儲備了68個項目,包括29個垃圾發電項目、5個垃圾填埋項目、6個有機垃圾處理項目、18個清掃、收運及治理項目、7個危廢綜合處理項目、1個廢棄電器拆解項目及2個生物質發電項目,總投資額達約人民幣202.2億元,其中已于2023年12月31日前投入人民幣170.64億元。總設計規模為年處理垃圾量約1,526.668萬噸及年拆解電器及電子設備量約為120萬件。
圍繞“經營效率提升基礎上的創新突破”的工作總目標,首創環境將實施“深度攻堅、全面提質、創新增量、系統升維”的年度工作策略,焚燒板塊要把握存量二期機會,穩中求進;依托存量,橫縱協同,積極推進模式創新,開發解決方案,拓寬增收渠道;城鄉環衛板塊要聚焦道路清掃、綠化、水域保潔、垃圾分類等城市管家綜合服務項目,發揮城市公司市場資源及屬地化經營優勢,以“自營+代理”方式強化協同,提高獲單量;場地修復板塊要深耕重點戰略區域,加大對資金有保障的項目拓展力度;同時,借助政策趨勢,開拓鹽堿地、尾礦庫等新業務領域。
2月3日,首創環境召開了2024年度工作會,相關負責人于會上作《凝心聚力謀發展 增收節支助提升》主題工作報告,強調“要繼續強化主力業務市場開拓,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項目,著力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可見,對于首創環境這樣大體量環保上市公司而言,當前為了實現進一步發展,需要加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申明: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并且鄭重提示所有閱讀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的參考意見和依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