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色彰顯城市風采,用鮮花裝扮靚麗城區。在連云港市海州區,城中匠心雕琢園林園藝,城郊打造爛漫花海,處處生機盎然。群山疊翠、林木蔥郁,山、水、湖相映成趣,一幅山清水秀、如詩如畫的宜居、宜養、宜游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海州區的鄉村旅游備受關注,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位于錦屏鎮東側的劉志洲山體育公園,十萬平方米的陽光大草坪,滿目綠色,一望無際。2023年4月底,全新的露營基地建成投用,超大型的濱湖田野帳篷,形態各異的三角帳篷、金字塔帳篷、星空帳篷,組合成田野里的帳篷賓館。三五好友,或是在湖邊燒烤,或是在篝火旁熱舞,或縱情騎行,盡享美好時光。
而過去,這里曾是連云港市有名的工業重鎮。被譽為“中國化學礦山搖籃”的錦屏磷礦坐落其間,與此毗鄰的磷礦采空區劉志洲山“傷痕累累”。2018年,海州區委區政府作出堅決制止開采、收回采石宕口的決定,最大限度保護劉志洲山現存山體。隨后,依靠山水骨架調結構育業態重塑“綠色經濟”,昔日廢棄采石場蝶變為植被茂密、山清水秀的生態健身體育公園,成為舉辦各類文體演出及露營愛好者的首選,2023年被省發改委評為第一批盤活優化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
華燈初上夜未央,尋味走進鹽河巷。2017年還是劣V類水體的西鹽河已經連續4年穩定達到III類,水質提升后的西鹽河鹽河巷水上游覽項目人氣爆棚,成為游客“頂流”打卡地。市民游客們聞“香”入巷,吃海鮮燒烤、賞水幕光影、乘畫舫搖櫓、逛煙火夜市,感受煙火與文化的交融。
在連云港市月牙島生態濕地,悠閑的天鵝、高飛的候鳥、成群游弋的野鴨,與波光粼粼的湖水交相輝映,呈現出一幅和諧優美的生態畫卷。
曾為新海電廠粉煤灰堆放處的月牙島,曾經堆放粉煤灰近100萬方,對城區大氣環境質量造成不良影響。2019年起,海州區投資1.8億元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累計清運粉煤灰55萬方用于填充新磷礦化采空區,消除了采空區塌陷風險,原址封閉貯存43萬方。在全島種植各類喬木、灌木、水生植物200余個品種,在北島打造870畝水面,放養魚蝦30余種。
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月牙島也融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別具匠心,已經成為連云港的“城市綠肺”和生態屏障,年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湖中三島經過精心設計和綠化,使景觀更立體豐滿,也更利于鳥類棲息。月牙島附近聚集了連云港沿海鳥類40科129種,候鳥有大雁、野鴨、震旦鴉雀等,常駐鳥類有海鷗、黃鸝、云雀、白鷺、軍艦鳥等。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南來北往的候鳥群聚月牙島涉水嬉戲,是觀鳥的最佳時節。上百種候鳥和常駐鳥類,不僅給月牙島帶來了“高顏值”,也是月牙島生態優良的最好見證。
為觀測月牙島生態修復后的生物多樣性變化情況,2023年,海州區在月牙島設立連云港第一個具備AI識別功能的生物多樣性觀測站,通過搭建AI智能監控系統和大數據平臺,實現鳥類活動實時視頻展示、AI智能鳥類識別,重點監測鳥類種群數量、密度、核心棲息地及季節變化等,以反映全島鳥類變化情況。該生物多樣性觀測站還收集部分本地生物標本,免費向市民開放,給市民提供良好的科普平臺。
這正是海州區借助生態提升工程,對傳統生態短板補課,激活全區生態產品價值的生動寫照。為守住城市生態環境的綠意,海州區在持續提升環境質量的同時,充分挖掘良好生態蘊含的經濟價值。西鹽河、劉志洲山、月牙島等一系列生態環境短板變為城市生態環境的新景點,吸引上百萬的游客前往觀光旅游,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生態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海州區將不斷深化生態環境的文化供給、精神滋養,創新推出多條轉型升級路徑,激活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富民,讓綠水青山不斷轉化增值,逐步實現從生態覆蓋到生活富裕的轉變,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變成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體驗。
來源: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
主管: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編輯:李夏菁
原標題:兩會時間·“蘇”說綠色情 | 連云港海州:守住城市綠意,讓短板變亮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