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銀川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五大領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難點痛點,以推動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主線,以先行區示范市建設為牽引,充分發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不斷提升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能力,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取得新突破。
頂層設計,筑牢組織制度保障
形成市委、市政府牽頭抓總,各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專家指導審核的高效工作機制,建立“無廢城市”信息定期報送制度,將“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納入銀川市效能目標考核體系,并作為重要賦分依據。印發《2023年銀川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工作方案》《銀川市城市(縣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南(試行)》《銀川市加快建設有害垃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等多個規范性指導文件,強化政策制度約束。
降碳減污,綠色轉型成效凸顯
高耗能產業比重下降3.2個百分點,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7%。西北首個綠電小鎮開工建設,蘇銀產業園、經開區入選綠電園區試點。加快傳統工業園向生態工業園轉變,蒙牛特侖蘇(銀川)等6家企業被認定為自治區級綠色工廠,隆基寧光儀表等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推行園區分類考核,加快傳統工業園向生態工業園轉變,制定印發《銀川市產業園區綜合考核評價辦法》,提升生態建設、安全生產、節能降耗等約束性指標權重,突出主導產業占比、科技創新、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等高質量發展指標。
堅持“三化”,“六廢聯治”統籌推進
全市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為1811萬噸,較去年同比減少40萬噸,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超65%;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置率穩定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4+X” 模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8.1%;實施市政污泥碳基生態肥改造項目,建成后將實現污泥處理零排放;秸稈綜合利用率90.4%,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建立化肥減量增效核心示范區44個,建立化肥減量增效“三新”示范區6個,建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184個;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96.35%。
高標準建設銀川高新區再生資源循環產業基地,打造循環經濟核心區,重點引進山東尚佳大宗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昆明理工恒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000萬kVAh新型鉛炭儲能電池等項目,吸引藍霖年處理2萬噸、廣匯公司年處理5萬噸廢舊輪胎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落地建設,形成了再生資源回收集散、再生有色金屬資源化利用、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報廢汽車拆解再利用、再生非金屬資源化利用和陸港物流產業為主的“5+1”產業體系,建立了覆蓋周邊10余省區1100多個回收網點,中再資源、億能固廢等企業發展較快并成為行業龍頭。開展“科技副總”特聘機制,儲備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青年科技創新人才10余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蓄勢賦能,科創水平穩步提升
圍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發展方向,構建以六盤山實驗室為龍頭、銀川產業技術研究院為保障、企業創新平臺為支撐的“1+1+N”平臺體系,暢通科技要素流動渠道。成功創建寧夏高性能混凝土(永寧)技術創新中心、寧夏糞污資源化利用(永寧)技術創新中心2家技術創新中心。培育“銀川市工業固廢道路資源化綜合利用創新團隊”,圍繞大宗工業固廢道路化工程應用方向展開科研創新工作,助推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支持“難降解新污染物高效處理技術研發與示范”“VRLA電池精細化自動化拆解回收技術及裝置研究”等科技支撐項目立項,持續推進自治區重點研發項目 “煤基固廢制備活性粉體和功能材料關鍵技術研發與工程示范”實施。
培優育新,激發利廢項目動能
建成“無廢城市”建設項目18個,累計投資約9億元。建立“無廢城市”建設項目庫動態調整機制,推動“無廢城市”項目“儲備數量”和“儲備質量”雙提升,中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駿華農牧農業固廢綜合化利用等11個“無廢企業”項目建設經驗入選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典型示范項目。爭取自治區專項資金支持1700萬元,培育一批工業技術先進、利廢創新能力強、區域輻射帶動明顯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領跑企業,中盛建材、徽仁環保、潔境科技等利用工業固廢資源化項目建成投產。加快推動生活垃圾焚燒廠三期擴建項目、寧夏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綜合利用處置中心項目等項目進展,不斷提升銀川市固體廢物處置能力。
共建共享,激活全域“無廢細胞”
借助“銀川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等文化品牌,利用線上、線上線下媒體廣泛宣傳,在政府門戶網站、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大力推廣“無廢城市”典型示范項目和建設經驗,傳播“無廢城市”理念,發布“無廢城市”倡議書,提升公眾對“無廢文化”的認知度和認同感。積極動員全社會參與“無廢細胞”創建,經創建單位申報、牽頭單位評估鑒定、銀川市無廢辦抽查復核,命名了“無廢學校”“無廢鄉村”“無廢企業”“無廢4S店”“無廢景區”等9大類“無廢細胞”100個,通過打造各類“無廢細胞”,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提高全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以小切口實現大突破,以小細胞改變大環境,讓“無廢理念”深入人心。
原標題: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著力實現人產城生態一體綠色融合發展——2023年銀川市“無廢城市”建設成效初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