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建設已成為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核心。對此,所有環保企業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1月26日,光大環境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其中就提出,公司上下要堅定信心、穩中有進、實干擔當、善作善成,推動公司發展呈現新氣象、邁出新步伐,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光大力量。
那么,2024年,美麗中國建設都有哪些具體的安排?環保企業又該如何參與呢?
1 “十四五”深入攻堅,“十五五”鞏固拓展,“十六五”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這是生態環境部2024年的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就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今年1月11日,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意見》共分為10章共33條,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系統部署,是指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表示,他對《意見》的體會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概括,即“新圖景、新格局、新起點、新擔當”。
首先,描繪了“新圖景”。到2027年,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展望本世紀中葉,美麗中國全面建成。具體到生態環境領域,結合我國當前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特點,生態環境治理路徑也要經歷三個階段,即“十四五”深入攻堅,實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五五”鞏固拓展,實現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體提升,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其次,構建了“新格局”。《意見》明確,要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孫守亮表示,新時代新征程建設美麗中國,重在“全面”,體現為“四個全”,即:全領域轉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覆蓋和全社會行動。
第三,標定了“新起點”。這些年,生態環境部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持續加強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研究美麗中國建設指標體系,立足部門職責出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舉措和文件,在區域培育、典型推廣、地方實踐、社會行動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新時代新征程開啟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第四,彰顯了“新擔當”。建設美麗中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需要分階段、有計劃地系統推進。生態環境部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推進《意見》貫徹落實,發揮好職能作用,把統籌協調責任擔起來,把推進實施機制建起來,把重大部署任務落下去,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進程中唱主角、挑大梁。
2 不搞創建掛牌、不搞評比達標,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實干為先”
美麗中國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而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則是聚焦“十四五”時期和到2027年目標任務,拓展和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成果,持續穩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礎。其中之一,就是“以開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為著力點,梯次推進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樣板”。
1月23日至24日,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一年。這一年,要抓好八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第一項重點任務就是“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
孫守亮表示,美麗中國建設,按照他的理解,重在“行動”二字,這是第一要義。“再美好的藍圖,沒有行動就是空中樓閣。美麗中國建設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是全社會共建共享的事業。不論城市、還是鄉村,不論單位、社區,還是家庭、乃至個人,都應當是行動者、實干家。”他表示。
因此,要發揮首創精神,因地制宜、因時因事而宜節能降耗、綠色低碳、節約集約,不斷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態文明。
具體來講,《意見》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這是現階段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孫守亮表示,這就是要秉持“行動為要、實干為先”的精神,力爭在一段時期內先形成一批實踐示范樣板,再接續滾動實施、分批推進,久久為功推動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
“所以,這項工作的組織實施中,不搞創建掛牌、不搞評比達標,實實在在地干、一步一步地建,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惠及民生福祉的實績實效論英雄。”孫守亮說。
為此,生態環境部將搭建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案例的展示平臺,這個平臺將是開放、公開、透明的,各層次各類別的好創造都可以放到平臺上,并配套正向激勵措施。
孫守亮表示,“沒有最美,只有更美”,要帶動形成“爭先創優、改革開路、持續推進、比學趕超、多做貢獻”的生動局面,讓美麗中國建設圖景動起來、活起來,始終充滿勃勃生機。
原標題:不搞創建掛牌,不搞評比達標!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實干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