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2024年全國計量工作要點》,要求緊跟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匡式現代化的計量需求,大力實施計量強基工程,深化計量改革,加強計量創新,完善計量體系,提升計量能力,強化計量監管、優化計量服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計量力量。
《2024年全國計量工作要點》包括四大方面34條具體工作要求,部分內容如下:
加強計量標準能力建設。持續推動全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在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碳達峰碳中和、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工業制造、能源資源等領域新建一批計量標準。
加強標準物質能力建設。加大標準物質技術攻關,面向生命科學、生物醫藥、
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碳達峰碳中和等領域計量需求,開展新型標準物質研制,提升標準物質質量。組織修訂《標準物質管理辦法》,研究制定標準物質定級鑒定規范,優化完善標準物質審評工作流程。注銷一批“僵尸 ”標準物質。制定一批標準物質計量技術規范。促進標準物質技術評審專家庫擴容,拓展專家覆蓋面和專業細分度。
推進計量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協同重點區域相關省份,開展計量服務區域發展創新工程,推動區域發展。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計量區域中心建設。探索大區國家計量測試中心更有效支撐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機制,指導開展區域計量技術攻關和管理課題研究。
推進國家先進測量實驗室建設。啟動匡家先進測量實驗室建設,研究制定《國家先進測量實驗室建設與運行暫行規定》,在量子傳感、人工智能、太赫茲、芯片測量等前沿領域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一批國家先進測量實驗室籌建單位。
規范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和管理。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規劃布局,在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氫能、庶糖等領域批準籌建和驗收一批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加大對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規劃引導和監督管理,提升產業計量的服務效能和品質影響力。
加大產業計量研討交流。開展產業計量經驗交流和技術研討,推進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強強聯合,合力打造產業計量特色品牌。開展 ”產業計橇西部行”等援疆、援藏、援青等活動,組織相關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對西部地區進行產業幫扶指導,提升西部地區產業計量發展能力和水平。
加強產業計量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啟動產業關鍵計量測試技術創新攻關計劃,面向經濟主戰場和國家重大需求,圍繞 “ 卡脖子 " 瓶頸問題加大產業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組織開展產業計量需求"揭榜掛帥 ”活動,推動一批計量測試需求與技術方案精準對接,有效解決產業測量難題,服務產業創新發展。
加快推動儀器儀表產業質量提升。探索建立儀器儀表計量測試評價制度,鼓勵有能力的計量技術機構在重點領域建立儀器儀表計量測試評價實驗室,圍繞儀器儀表性能參數、計量指標、穩定性、可靠性等進行綜合計量測試評價,推動儀器儀表質量提升和國產化替代。
扎實開展企業計量幫扶指導。常態化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充分發揮計量服務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用,組織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計量公益培訓,推動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落地落實,全面提升產業鏈相關中小企業計量能力。推動建立企業計量能力自我聲明制度,幫助企業完善計量管理體系。
繼續做好能源資源計量工作。開展2024年全國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活動。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組織地方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和能效、水效計量監督檢查,服務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發展。
持續推動碳計量體系建立完善。貫徹落實《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研究制定碳達蜂碳中和計量能力建設指南。推動匡家碳計量中心建設,分行業、分領域提升碳計量服務能力和水平,制定重點排放單位碳計量審查規范,開展碳計量審查和碳計量管理體系認證試點。
推進計量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深度參與國際和區域計量組織活動,提升我國計量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服務國家戰略。深化與共建“一 帶 一路“國家計量交流合作。指導 “一帶一路“國家計量測試研究中心建設。
加強計量領域國際互認。擴大計量校準測量能力互認范圍,支持我國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證書發證機構能力擴項,推進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證書互認制度(OIML— CS)實施,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
2024年全國計量工作預期成果清單
1.持續推進計量法修訂工作,整理編印計量領域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匯編。
2.研究制定《關于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
3.組織修訂《標準物質管理辦法》《計量比對技術規范》,制定國家計量基準評審規范、標準物質定級鑒定規范。
4.修訂《力學》《熱力學》《空間和時間》等量和單位國家標準。
5.制定出臺關于加強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工作的指導意見。
6.出臺《非法定計量單位限制使用管理辦法》《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專業計量站管理辦法》《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管理辦法》。
7.印發《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下達〈2024年度大區國家計量測試中心工作計劃〉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4年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國家標準物質監督檢查工作實施指南(試行)》。
8.發布《可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的特殊需要清單》《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3年度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專項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告》。
9.發布國家計量技術規范100項。
10.完成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階段性行動工作總結,組織編制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工作簡報,組織制定印發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第二階段行動計劃。
11.擴大二級標準物質定級鑒定審批權下放和計量標準器具核準復查考核告知承諾制等行政審批改革試點范圍。
12.指導雄安新區做好國務院有關部門所屬企事業單位計量標準器具核準審批權下放改革試點工作,適時編制階段性改革評估情況報告。
13.持續推進進口計量器具型式批準審批權下放和國產計量器具型式批準告知承諾制改革,建設國產計量器具型式批準信息歸集系統。
14.研究制定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制度改革方案。
15.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企業內部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改革評估及經驗總結。
16.擴大企業注冊計量師資源注冊改革試點范圍,推動在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內蒙古自治區開展企業注冊計量師自愿注冊改革試點。
17.批準建立全國航空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全國軌道交通裝備專用計量測試分技術委員會等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
18.組織新建中頻水聲聲壓基準裝置(激光干涉法)等高準確性國家計量基準,提升(15——300)J沖擊能基準裝置等國家計量基準技術能力,廢除一批不適應計量工作需要或技術水平落后的國家計量基準。
19.加強標準參考數據管理制度研究,在部分重點領域啟動標準參考數據庫建設。
20.面向生物醫藥、碳達峰碳中和等領域計量需求,批準一批新型標準物質,注銷一批“僵尸 ”標準物質。
21.在碳達峰碳中和、能源資源等領域新建一批計量標準,提升一批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技術能力。
22.組織開展計量標準相關監督檢查工作。
23.在智能用電、先進鋼鐵材料等領域培育建立一批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遴選推廣一批計量數據應用案例。
24.組織開展量值保證能力核查行業試點。
25.組織實施 2024年國家計量比對、大區計量比對和地方計量比對,向社會公開一批計量比對結果;組織做好市場監管總局成立以來國家計量比對情況結果分析。
26.批準籌建鋼鐵材料、水資源、水文等國家專業計量站。
27.批準籌建煙塵粉塵測量儀、顆粒物采樣器、大氣采樣器等計量器具國家型式評價實驗室。
28.組織召開全國加油機、電子計價秤防作弊工作座談會;開展電子計價秤計量監管創新試點,制定出臺電子計價秤型式評價大綱、欺騙性使用特征測試規范等計量技術規范;持續開展加油機、電子計價秤、電動汽車充電樁等防作弊技術研究并推動成果轉化。
29.開展民生領域重點計量器具、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專項監督檢查,評選誠信計量優秀典型案例并匯編成集。
30.持續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規范眼鏡制配行業計量行為。
31.開展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活動和重點排放單位碳計量審查試點。
32.開展產業計量 “揭榜掛帥 ”活動。
33.批準籌建或驗收一批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34.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組織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計量公益培訓。
35.選拔一批一流計量科學家,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一批杰出計量領軍人才、國家級計量青年英才,培育、建設一批計量科技創新團隊,建立一批國家計量人才公共實訓基地。
36.組織做好全國注冊計量師職業資格考試工作,新增一批注冊計量師。
37.簽署中俄計量合作分組會議會議紀要。
38.開展國際計量發展態勢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建議。
39.全國計量戰略專家咨詢委員會順利換屆,發布2024年中國計量發展白皮書。
原標題: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2024年全國計量工作要點》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