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動打造龍潭循環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并作為北欽防一體化工作任務重點推進,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會同自治區北部灣辦組織編制了共同牽頭編制《龍港新區玉林龍潭產業園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4年1月27日前,通過郵箱或以在線提交方式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建議。
聯系人: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環評處;
聯系電話:0771-5714276
電子郵箱:gxhbjjdc@163.com。
《龍港新區玉林龍潭產業園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分三時段提出總體目標
1.到2025年,園區工業生產總值超過700億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5.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復用水率90%,單位工業產值廢水排放強度1噸/萬元,單位工業產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強度1.96噸/億元,單位工業產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0.95噸/萬元,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不銹鋼、銅精深加工、鋰電新能源三大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2.到2030年,園區工業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5.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復用水率93%,單位工業產值廢水排放強度0.81噸/萬元,單位工業產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強度1.75噸/億元,單位工業產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0.80噸/萬元,基本形成具有示范意義的循環經濟園區,確保實現園區碳達峰目標。
3.到2035年,園區工業生產總值超過1300億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復用水率96%,單位工業產值廢水排放強度0.72噸/萬元,單位工業產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強度1.64噸/億元,單位工業產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0.70噸/萬元,全面建成國際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三大產業經濟保持穩定發展。
重點任務
(一)推動廢料資源化,促進固廢利用循環
1.加強工業固體廢物利用。推進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運營10萬噸高爐除塵灰深加工生產線項目,建設30萬噸鋼鐵水淬渣和20萬噸不銹鋼渣處理項目。引進高爐渣制備微晶玻璃、不銹鋼渣改性處理廢水、鋰渣粉回用生產碳酸鋰項目,推動園區工業固體廢物高值化利用。(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
2.推動產業間資源循環。開展“無廢園區”和“無廢工廠”建設,推進園區產業間聯動,建立產業間“原料—產品”循環供應鏈。(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引進鐵精粉協同利用處置、含鎳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項目,探索不銹鋼產業轉爐煉鋼過程協同利用固體廢物路徑。推進正威新材料產業城二期25萬噸連鑄連軋光亮銅桿生產項目和銀億公司54萬噸/年電池級硫酸鎳生產項目建設。(牽頭單位: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廣西澤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銀億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3.探索固體廢物利用處置。鼓勵柳鋼中金、華友配套建設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或探索“點對點”定向利用渠道。建設規范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設施(或渣場),適度推進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填埋處置中心項目。(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玉林市人民政府、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二)創新綜合處理工藝,實現水氣回用循環
1.推進高鹽廢水回用。探索和推廣高鹽廢水“三步處理、兩步回用”模式。建設生產廢水處理站,對車間高鹽廢水進行“脫氨除重+MVR蒸發結晶+濾液回流”處理,回收硫酸鹽,降低外排水量和含鹽濃度。(牽頭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時代新能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銀億新材料有限公司)引進廢水處理配套服務企業,探索“微濾—離子交換樹脂”+“納濾分鹽—反滲透膜再濃縮—冷卻結晶”等高鹽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推動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于鋼鐵冶煉或鋰電生產工序。不能回用的廢水排入污水處理廠進行生化、沉淀等處理,降低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濃度。(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玉林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玉林時代綠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2.提升園區廢水處理能力。實施偉業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快推進鋰電基地污水處理廠尾水達標排放;規劃建設白平污水處理廠和白平東污水處理廠。(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偉業污水處理廠、玉林時代綠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園區污水處理廠深海排放管道支線工程、龍港新區深海排放A5永久排放口建設。(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北部灣辦;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
3.提高大氣污染物治理水平。加強廢棄活性炭、催化劑、脫硫石膏及集塵灰等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實施清潔生產工藝,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引進第三方治理企業,開展除塵和大氣污染控制利用服務。(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玉林市人民政府)
(三)拓展終端生產和回收,推動資源產業鏈循環
1.利用不銹鋼資源發展下游產業。依托不銹鋼和鎳鐵冶煉項目,推進不銹鋼產能提升至500萬噸。鼓勵園區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發展短流程煉鋼。加快建設下游鋼板、鋼管、鋼材等不銹鋼冷軋及精深加工項目,引進不銹鋼廚具、衛浴、建材產品等生產企業和廢鋼鐵回收與資源利用項目入駐玉林高端不銹鋼制品產業基地,健全不銹鋼“煉鐵—煉鋼—軋鋼—鋼材家具—廢鋼回收利用”產業鏈條。(牽頭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
2.構建銅資源加工利用閉環。以正威廣西玉林新材料產業城項目為核心,推進銅線、電纜、印制線路板等銅產品精深加工;創新突破銅電解、壓延等關鍵技術,促進銅精深加工產業升級。依托玉林銅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引進線纜加工、電器元件生產、廢銅回收與資源利用等項目,健全“銅線、銅桿—電線電纜、銅箔—電器元件、印制電路板、鋰電池—廢銅回收利用”產業鏈。(牽頭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廣西澤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健全鋰電新材料產業鏈。依托70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智能制造基地,重點建設70萬噸正極材料、10萬噸銅箔、50萬噸前驅體、10萬噸碳酸鋰等項目。(牽頭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銀億公司54萬噸硫酸鎳、10萬噸硫酸錳、30萬噸三元前驅體等項目。(牽頭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廣西銀億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動電池負極材料項目投產,引入動力電池隔膜、電解液生產項目,發展電芯生產、模組和電池包組裝、梯次利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拆解處理、再生利用等產業領域。支持園區企業申請列入《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名單。構建“上游原材料進口—中游電池材料加工—下游鋰電池制造—末端廢舊電池回收利用”鋰電新材料全產業鏈。拓展元明粉銷售渠道,探索海外出口。(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責任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玉林市人民政府、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銀億新材料有限公司)
(四)加強余能回用,實現能源轉化循環
1.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推進240萬噸焦炭的智能環保熱回收煉焦項目建設,鼓勵企業生產優先采用天然氣鍋爐,淘汰落后燃煤鍋爐和機組,推動高爐煉鐵過程能源供應清潔低碳化。新建鋼鐵冶煉項目嚴格執行減量替代和產能置換,實現清單式管理。加快利用余能發電,探索連鑄連軋、燃料混合或轉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優化用能效率。(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玉林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
2.推進能源循環和替代。推進園區產業能效提升,加強園區能源替代利用與資源共享,引進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能源發電項目,優化園區能源消耗結構。推動園區內集中供氣供熱,鼓勵不銹鋼產業余熱、焦爐煤氣等能源循環利用,加強能源耦合與梯級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玉林市人民政府)
(五)進口再生原料,強化高品質資源供應
1.支持鋼鐵再生原料進口。鼓勵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建設紅土鎳礦加工制造基地,拓寬不銹鋼產業原料輔料供應渠道。鼓勵園區企業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進口符合《再生鋼鐵原料》(GB/T 39733)標準的高品質再生原料。(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玉林市人民政府、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
2.支持廢銅再生原料進口。鼓勵園區企業與國內外大型銅冶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投資銅礦基地和市場營銷基地,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資源自給率。鼓勵園區企業從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進口符合《再生黃銅原料》(GB/T 38470)、《再生銅原料》(GB/T 38471)標準的再生原料,拓寬原料供應渠道。(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玉林市人民政府、廣西澤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加強鋰電原料供應。鼓勵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開發資源,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建設鎳資源加工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剛果等國家投資建設鈷資源加工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亞、剛果、津巴布韋等國家投資建設鋰原料加工制造基地。依托鐵山東港等碼頭物流優勢,保障鋰、鈷、鎳、錳等鋰電池生產的原材料供應。(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銀億新材料有限公司)
(六)加強國際國內合作,實現區域循環
1.加強與周邊區域合作。深化與周邊的臺泥、海螺、華潤、埃索凱、紅獅、海創等企業合作,拓展園區內無法消納的含鎳廢物、含鉻廢物、鋰渣粉、廢活性炭、廢礦物油、焚燒飛灰、水處理污泥等廢物利用渠道。與南寧伶俐工業園、柳州市柳東新區新能源產業園等開展供應鏈產業鏈合作。(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
2.提升再生資源開放合作水平。主動對接亞太區域國家鋰電產業需求,推動園區與周邊國家的深度交流合作。探索再生鋰電池原料進口試點,研究鋰、鈷、鎳、錳等再生原料進口控制指標和標準范圍。開展進口固體廢物屬性鑒別、固體廢物技術轉移等研究,推進相關政策標準制定。(牽頭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生態環境廳、北部灣辦;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
3.建設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依托廣西玉林龍潭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園區,發展國際資源循環經濟產業。鼓勵再生資源利用企業集聚化發展,推進園區廢舊輪胎熱裂解生產線建成投產,布局冶煉渣、粉煤灰、脫硫石膏、污泥等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培育回收利用產業龍頭企業。(牽頭單位:自治區北部灣辦;責任單位:玉林市人民政府)
文件內容具體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