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全國2023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向霆在會上分享了重慶“無廢城市”的經驗做法。
據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向霆介紹,近年來,重慶市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殷殷囑托,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重慶將高質量推進全域無廢、數字無廢和川渝無廢共建,聚焦成渝、聚焦特色、聚焦改革、聚焦數字化,更好地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延伸閱讀
數據看巴渝“無廢城市”建設成效
◆印發“十四五”“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等30余項規劃方案。30個區縣印發實施方案, 共明確2476項任務清單、659個項目工程。
◆落實累計市級“以獎促治”7550萬元資金支持各區縣“無廢城市細胞”建設、“無廢指數”發布及“無廢城市”宣傳等,建設24類1500余個細胞。
◆加快實施重慶市“十四五”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靜脈產業園規劃方案等,統籌推進8類固廢設施科學布局,重點打造24個靜脈產業園。
◆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75座,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68座,建筑垃圾處理設施87座,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47座,大中型
再生資源回加工基地25個,分揀中心(打包站)500余個,再生資源回收站點7800余個。
◆組建3個固廢綜合利用平臺,建成固廢科技創新平臺12家,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80%;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61%,民用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60%。
◆推進無廢設計,搭建汽車制造企業“無廢”技術標準體系174項。
◆推廣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裝備36項、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36項,中心城區工業固廢產生強度0.09噸/萬元。
◆建成市級綠色工廠和園區270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和園區89家、綠色設計產品60種、綠色供應鏈8條。
◆對危險廢物年產生量50噸以上的600家企業和150余家經營單位實施精細化管理。
◆在國內率先啟用“報廢機動車回收數字化管理平臺系統”,2022年,全市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22.04萬輛,同比增長42.16%。
◆建成小微企業危廢綜合收集轉運設施41個,服務小微企業數量由200余家增加至9000余家。
◆危廢跨省轉移“白名單”從川渝兩省增加到滇黔川渝湘豫等6省,危廢種類由3種增加至59種。
原標題:重慶市在2023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