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電力保供迎峰度夏的關鍵時刻,2023年7月19日14時30分,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為我國優化能源結構和電力保供再添利器。該機組年均生產“綠電”超過6600萬千瓦時,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投產的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海上風電機組,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制造及運營能力再上新臺階,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輪轂中心高度152米,約相當于3枚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高度;機艙、發電機合體重達385噸,約相當于190臺越野車的重量;單只葉片長123米、重54噸,葉輪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約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根據該海域的多年測風數據計算,單臺16兆瓦風電機組每轉動一圈可發電34.2千瓦時,每年可輸出超過660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能,能夠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相當于節約標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為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表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成功應用,實現了海上風電產業鏈核心技術突破及重大裝備產業化、國產化,推動了海上風電產業升級和整體能力的大幅提升,進一步促進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
據統計,目前全球市場上近六成風電設備產自中國,截至2022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57.6吉瓦,我國累計裝機容量達30.51吉瓦,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3%,我國風電設備出口快速增長,累計出口容量1193萬千瓦,已覆蓋49個國家和地區。
三峽集團是國內最早進行海上風電開發的中央企業之一,三峽能源已經并網運行的海上風電裝機近500萬千瓦,位居國內第一,規模化開發為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等科技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
此次并網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是全球首臺16兆瓦商業化示范應用機組,在風機主軸承、葉片和傳動鏈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具有國產化率高、數字化程度高的特點。三峽能源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呂鵬遠說:“該機組將在商業運行過程中全面檢驗各項設計性能,為今后16兆瓦海上風電大機組規模化批量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該機組所處海域受中國臺灣海峽“狹管效應”影響,全年6級以上大風達300多天,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年均風速超過9米每秒,海上風電年均可利用小時數達3500小時至4000小時,風資源條件優異,為大容量風電機組批量運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16兆瓦機組葉片長、容量大、發電效率高,能夠將福建優質的風資源充分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清潔電能,同時實現集約用海、降低度電成本,是海上風電平價化發展、基地化開發的重要物質保障。下一步,16兆瓦機組將在三峽集團建設的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實現批量化應用,為推動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實現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三峽力量。”三峽集團福建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雷增卷說。
作者 | 程林
來源 | 三峽小微
原標題: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并網發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