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部署和《天津市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穩妥有序推進靜海碳達峰行動,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政府制定了《天津市靜海區碳達峰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靜海區將初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鋼材加工、金屬制品、有色等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市下達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超過10%,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提高至38%,森林覆蓋率不低于10.5%,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十五五”期間,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市下達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以上,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超過40%,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為此,靜海區將推進十大碳達峰行動,其中包括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等,具體措施有如:
(1)推動傳統產業結構優化。
嚴格執行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產能置換辦法,禁止新增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引導和鼓勵鋼材加工企業開展就地提升改造、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鼓勵有色行業采用綠色工藝,加快產業改造升級,做精做長產業鏈,推廣應用清潔高效生產工藝、技術;大力提升廢銅資源化回收利用水平,支持企業采用廢銅電爐工藝。引導金屬制品重點企業開展工藝技術改造,推動生產工藝提升和行業轉型升級。鼓勵橡膠和塑料制品企業應用綠色環保型助劑,開發綠色制品工藝技術,加快傳統輪胎等制品生產過程中的綠色化改造。加大金屬表面處理業技術改造力度,源頭減少鹽酸使用量,推進產業集約化、精細化、綠色化發展。進一步提升鑄造工藝及裝備水平,顯著提高高端鑄造行業產能及產量占比。加快平板玻璃企業全氧、富氧、電熔等工業窯爐節能降耗技術應用,推動改造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綠色低碳生產線,推廣實現窯爐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技術的產業化示范。加大節能低碳技術推廣力度,加強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封存等技術對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聚焦低碳原料替代、能源梯次利用等關鍵技術,推進生產制造工藝革新和設備改造,減少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排放。
突出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礦山”、“城市油田”、“城市森林”、“三城”建設,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推動“兩網融合”,規范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站點、中轉站、分揀中心,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鼓勵企業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應用場景融入,形成線上線下于一體、輻射京津冀乃至全國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構建覆蓋回收、分揀、拆解、加工、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鼓勵企業采取市場化合作運營模式,建立或整合再生資源信息服務平臺,優化再生資源回收、拆解利用產業鏈。到2025年,區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覆蓋京津冀城市群。
(3)補齊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產業鏈條。
依托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城市礦產”基地,做強靜脈產業、培育動脈產業,構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共生型產業體系。拉長傳統再生資源產業鏈長度,鞏固優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加工產業,擴大“四機一腦”和“類小家電”的拆解和下游精深加工規模,形成再生塑料、再生玻璃、復合材料、電子元件等高附加值產品。推進報廢機動車精細化回收拆解,重點引進發動機等零部件再制造等企業,逐步擴大再制造能力。采用國際適用技術和環保技術,全面優化廢塑料加工處理工藝,提升新型塑料制品制造技術水平,形成循環性的廢舊塑料再生利用產業鏈條。挖掘高端裝備制造再制造深度,聚焦廢舊工程機械、機床再制造領域,重點引進隧道機械、起重機機械、港口機械等工程機械和機床再制造企業,實現最大限度循環利用成套機械舊設備;基于園區廢棄電器電子產業基礎,重點延伸引進辦公設備再制造企業和醫療設備中硬性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及X光等醫療設備核心零部件再制造企業。推動傳統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提質升級,進一步拓展延伸再生有色金屬產業鏈。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項目建設,鼓勵現有報廢汽車拆解企業拓展新能源汽車綜合利用業務,建立新能源汽車逆向產業體系,構建全生命周期動力電池產業鏈。推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拓展建筑垃圾制再生骨粉配套裝配式建筑部件產業項目,實現區域大宗固廢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到2025年,主要再生資源回收率達到98%以上,園區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資源化率達到91.5%以上,園區報廢汽車資源化率達到92%以上。
(至附件獲取全文)
原標題: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天津市靜海區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