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廠吃不飽問題一直存在。近日,婁底市生態環境局顯示,光大環保新化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摻燒工業垃圾項目環評文件受理公示,該項目設計處理能力為700t/d,技改完成后總處理保持不變,形成生活垃圾588t/d、一般工業固廢112t/d的處理能力。
據了解,此次技改能夠解決焚燒爐焚燒能力仍有富余的問題。在光大環保的焚燒爐技改示范效應下,未來哪些固廢處置企業將加入戰局,哪些地方能夠率先釋放出一波市場?
01 技改背后是垃圾焚燒廠吃不飽問題
今年以來,生活垃圾焚燒廠協同工業垃圾摻燒受到行業關注。
今年3月,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公開征求《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協同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推薦名錄(第一批)(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此前,E20研究院對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協同處置工業固廢文件解讀認為,這種協同處置能有效解決一般工業固廢“沒地去”、焚燒企業“吃不飽”的難題。而根據研究,當前我國垃圾焚燒廠平均負荷率約為60%,很大一部分生活垃圾焚燒廠未能達到滿負荷運營。垃圾焚燒項目“吃不飽”引人關注。(相關鏈接:讓焚燒廠吃工業固廢?浙江發布生活垃圾協同焚燒處置廢物推薦名錄)
隨后,6月,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本市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協同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并明確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協同焚燒一般工業固廢清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負面清單(第二版)、上海市可協同焚燒一般工業固廢生活垃圾焚燒及一般工業固廢填埋場單位名單。
此次技改主要面臨的同樣是焚燒爐焚燒能力仍有富余問題。
據悉,新化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位于新化縣曹家鎮小洋村、栗山坪村和油溪鄉興白村交界處,配備有2臺350t/d機械爐排式垃圾焚燒爐,生活垃圾處理規模為700t/d,配套建設2臺余熱鍋爐 (中溫次高壓,6.4MPa,450C)和1套裝機容量為15MW凝汽式發電機組,年處理生活垃圾25.55x10^4t,年發電量88.86x10^6kWh,年上網電量74.64x10^6kWh。服務范圍為新化縣城區、新化縣縣域內26個鄉鎮(服務面積3642k㎡) 及安化縣3個鄉鎮(平口鎮、煙溪鎮和渠江鎮)。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2021年12月——2022年11月入爐垃圾生產統計,生產負荷最大月份為2022年2月,日均生產負荷為105.1%,一個自然年內總平均生產負荷為79.6%(約557t/d),即總日均生活垃圾入爐量實際不足700t,焚燒爐焚燒能力仍有富余。因此現有項目無法達到700t/d生活垃圾處理量,處理生活垃圾量長期不足,對能源、設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
此次技改也標志著,面對焚燒爐焚燒能力富余問題,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行動。
02 協同焚燒下,哪些地區將率先釋放市場
根據《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GB18485-2014)第6.2條及其2019年修改單,“在不影響生活垃圾焚燒爐污染物排放達標和焚燒爐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可以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置。”因此,為充分利用焚燒爐負荷,光大環保能源(新化)有限公司擬接受處理: 廢舊紡織品、廢橡膠制品、廢皮革、廢塑料、廢紙、廢木材、廢復合包裝等熱值較高卻無回收利用價值的一般工業固廢。
本技改項目的建設即可滿足垃圾焚燒爐焚燒發電的需求,又能解決不具有回收利用價值的可燃性一般工業固廢處置難題。
技改下,既能夠解決焚燒爐焚燒能力富余問題,還能夠為工業固廢處理提供一條出路,那么哪些地方能夠最先釋放出一波市場呢?
基于供需關系,生活垃圾焚燒廠能力飽和地區肯定會率先面對焚燒爐焚燒能力富余這一問題。
據中國固廢網統計,從2021年各省垃圾焚燒廠的焚燒量和焚燒能力對比來看,幾乎大部分省份的焚燒能力都有剩余,剩余總量(焚燒能力-焚燒量)達6000萬噸!意味著,大部分省市的焚燒廠可能都面臨著“吃不飽”的情況。其中,廣東、浙江尤為突出,焚燒能力超出焚燒量千萬噸以上。
當前各地焚燒能力與焚燒量對比
由此可以看出,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四川等地將率先推動生活垃圾協同工業固廢處理市場開啟。
從今年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協同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推薦名錄(第一批)(征求意見稿)》來看,也恰好證實了這一點。
此次,光大環保參與技改的項目,同樣也是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富余的湖南。
對于環保企業而言,未來這一波市場,可以緊緊抓住了~
原標題:光大入局!垃圾協同焚燒下,哪些地方將率先釋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