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是我會面向所有環保企事業單位的免費年度技術推廣服務,從1991年至今我們已累計推廣先進技術和工程4100多項。為便于相關方使用《2021年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詳見關于發布《2021年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的公告),我會編制了入選技術和工程的簡介,將陸續在我會官微和公布。簡介內容均由入選項目的申報單位提供。
2021-70
技術名稱
天津同陽——生活垃圾惡臭污染在線監測技術
申報單位
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
天津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適用范圍
生活固廢惡臭污染在線監測,主要針對在固體廢棄物產生、轉運、處理和存放過程中,廠界范圍內產生的氣態具有惡臭氣味的氣體污染物進行實時在線監測。監測技術可適用于固體廢棄物處理廠、轉運站以及固體廢棄物填埋場等場所。利用惡臭污染在線監測技術,可根據待監測區域的規模進行靈活配置,適用于戶外或者室內環境、各種規模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機構的廠界污染物濃度監測。
主要技術內容
一、技術簡介
基本原理
(1)金屬氧化物傳感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傳感器是利用被測氣體的吸附作用改變半導體的電導率,通過測量電流變化來測量被檢測氣體濃度的傳感器;
(2)電化學傳感器:電化學傳感器通過與被測氣體發生反應并產生與氣體濃度成正比的電信號來確定氣體濃度;
(3)光離子化傳感器:使用一個紫外燈(UV)光源將有機物打成可被檢測器檢測到的正負離子(離子化)。檢測器測量離子化了的氣體的電荷并將其轉化為電流信號,根據檢測到的電流信號確定被檢測氣體濃度。
通過將不同種類上述傳感器進行搭配組合,形成傳感器陣列,并對陣列數據進行數據融合,結合補償與交叉干擾算法去除部分干擾,再通過污染物特征指紋圖譜對數據進行修正,確認不同物質濃度。
最后將所得結果結合人工嗅辨比對實驗模型進行修正分析,最終得到惡臭污染的臭氣濃度。
工藝路線
(1)氣體采集:通過位于氣室后端的采樣泵,在分析后端形成負壓,將廠界氣體吸入儀器氣室內,以供傳感器陣列分析使用;
(2)氣體分析:氣體采集到氣室后,位于氣室內的傳感器陣列對氣體進行采集分析,將數據匯總到氣體數據分析處理系統中;
(3)數據分析:數據分析系統在獲取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后,對數據進行濾波補償、交叉補償等數據處理措施,將處理后的數據傳輸到人機交互界面;
(4)人機交互與存儲傳輸:將處理后的數據提交進行人機交互并將數據存儲在本地,同時通過DTU將數據發送到后方平臺;
(5)校準功能: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可以控制設備執行零點校準或者量程校準功能。
技術應用數量
完成技術應用案例 11 項,裝備應用 76 臺/套,截至2021年年底累計銷售額為 1600 萬元。
應用效果
滿足了客戶的使用需求,設備運轉正常,系統性能良好,定期維護,設備指標嚴格按照所提供的Q/KFTY001—2016—惡臭氣體在線監測系統的TY-ECM系列的企標要求執行,客戶使用惡臭監測設備,對當地的環保監測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周圍環境發生了明顯改善。
在運行過程中具體有可操作性強和穩定性高的特點,可以將不同種類傳感器進行搭配組合,形成傳感器陣列,并對陣列數據進行數據融合,結合補償與交叉干擾算法去除部分干擾,再通過污染物特征指紋圖譜對數據進行修正,確認不同物質濃度。系統運行以來數據測量準確,各項數據穩定可靠,運行狀態正常,滿足用戶使用要求。
技術特點
(1)采用雙PMOS應用的雙電源自動切換系統電路,配合三極管驅動電路,當主電源掉電到閾值電壓以下并關斷時,備用電源可以自動切換,滿足多種供電方式及供電切換,提高了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2)具有自動標定功能,采用立體除臭裝置,針對不同污染物設置不同配方,氣室腔體內部設置多個監測裝置,同時監測進入氣室腔體內的多種惡臭氣體的濃度,能夠提高氣室的高集成度,降低待測氣體的涌動以勻化氣體,控制惡臭氣體與檢測氣室的吸附與反應,提高數據監測的準確度,有效處理臭氣,達到凈化效果;
(3)采用產品集成GPS和GPRS功能,滿足設備定位和數據遠傳需要,監測裝置技術采用分體結構為阿基米德螺旋線槽結構,能夠有效減少因“空穴效應”造成的氣體擴散不均勻的情況,使得檢測更加準確可靠;
(4)系統采用自檢及生命周期管理功能,根據系統應用過程及電導率等參數,能夠有效分析關鍵元器件的生命周期,保證儀表的正常工作;
(5)實時顯示臭氣測量結果,滿足國標要求,可顯示近30秒實時歷史曲線,同時可顯示近30天的歷史數據趨勢圖標;系統內置濾膜前處理裝置,減少顆粒物對系統檢測的影響,同時濾膜采用PTFE材質,結構易于更換,并可用于污染物源解析分析。
二、典型應用案例
案例名稱
北京市海淀區六里屯垃圾填埋場45.63公頃區域范圍內的惡臭氣體實時在線監測及數據分析服務。
案例簡介
工程總承包單位: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施工單位: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案例建成后,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為期2年的運營技術服務,之后業主將采用委托第三方托管的方式運行。
本項目在北京市海淀區六里屯垃圾填埋場45.63公頃區域范圍開展惡臭氣體24小時全天候實時在線監測,同時配備了1套惡臭在線監測系統平臺用于監測數據的實時發布、歷史數據查詢、統計分析和溯源分析等服務。
該填埋場影響周邊環境的主要因素是臭氣物質的排放,同時隨著經濟發展,填埋場周邊工作單位和居住人群也越來越多,這就對填埋場環境治理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了解填埋場惡臭氣體排放規律,并針對性地采取臭味治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天津同陽科技結合場區內外各區域職能、氣體類型、污染源數量、設備數量及風向影響、國家規定等各種因素,對填埋場不同工作區域產生惡臭情況進行劃分,分別對填埋、滲濾部分布設惡臭在線監測系統,共在廠區內部署了16個固定式的點位。其中包括在填埋區周圍部署了11個檢測點位,在垃圾處理區域部署了5個檢測點位。這些點位主要部署在處理設備臨近區域,對可能造成污染的工藝進行重點監測,從源頭處監測惡臭污染情況,并根據情況及時反饋給廠方進行除臭處理。本系統以實現場界內外、不同縱深、敏感區對比參照為目的,監測項目為《惡臭污染排放標準》(GB/T 14554—1993)規定的各主要監測因子,同時惡臭氣體綜合濃度的指標OU值和評價等級也應列入監測范圍。六里屯垃圾填埋場大氣
環境監測系統部署在海淀區政務云平臺,數據統一通過互聯網上傳至海淀政務云平臺進行分析統計。
通過對點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并結合站點所處的風速風向,有效地對附近居民區域惡臭污染擴散情況進行預判,在污染發生之前及時通知廠房進行除臭處理,避免對附近居民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達到的標準或性能要求
本惡臭在線監測技術產品研發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惡臭污染排放標準》(GB/T 14554—1993),進行本標準要求的國標八參數檢測因子(氨、三甲胺、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的開發,設計的超標報警功能限值達到本標準中對于惡臭排放濃度的限值要求。
本惡臭在線監測技術產品為環境監測設備,可對所在區域的臭氣污染排放情況進行有效監控,為敦促企業減少污染排放提供科學依據。該產品應用過程中涉及氨氣、硫化氫等標準氣體的使用,但其排放到環境空氣中的濃度達到ppb級(十億分之一),幾乎不會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造成影響。
本惡臭在線監測技術產品可達到的性能指標要求如下:

業主單位
北京市海淀區六里屯垃圾填埋場。
投運時間
2019年12月28日。
工藝流程
本案例中的惡臭在線監測系統主要由前端監測系統、傳輸成和信息層共同構成。系統主體架構如下:

系統前端:負責數據的采集和邏輯動作的執行,是系統的“眼、耳、口、鼻”以及“手、腳”;
傳輸層:負責數據的傳輸,是系統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通過4G無線傳輸技術與六里屯垃圾填埋場大氣環境系統聯網,實現各監測站點監測數據自動上傳;
信息層:負責數據的存儲(記憶)、分析和應用,是系統的“大腦”。主要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智能化分析,實現對前端感知層數據的匯聚、管理、分析和展示。
系統運行的主要工藝流程:由系統前端采集監測數據,并通過傳輸層的有線/無線傳輸網絡,將監測數據上傳至信息層的數據分析平臺,所有監測數據將在該平臺實現統一的分析、整理、存儲和展示,并定期生成數據分析報表、不定期發布報警信息,滿足監管人員的應用需求。各工藝階段所實現的主要功能描述如下圖所示:

運行情況
經過兩年的投入使用,該技術提供了可靠的惡臭監測數據,為垃圾填埋場監管人員制定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提供了技術支撐,有效地減少了垃圾填埋場附近因異味導致投訴舉報事件的發生。
該項目現在處于持續穩定運行狀態,未發生過因系統運行產生的事故,惡臭在線監測系統設備現場監測數據會通過惡臭在線監測系統平臺實時公布,還可發布超標報警信息,用戶也可借助該平臺進行監測歷史數據的查詢。系統平臺還可對監測數據自動進行統計分析或根據數據匯總情況,由天津同陽的數據分析人員定期向用戶單位輸出數據統計報表和溯源分析報告等專業技術文檔,完成惡臭污染情況的統計分析和溯源分析服務。
原標題:實用技術 |? 天津同陽——生活垃圾惡臭污染在線監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