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會同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聯合印發了《關于公布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明確了首批納入試點范圍的19個城市。試點城市主要承擔6項任務,包括強化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拓寬再生水利用渠道等。
早前環保在線就多次提到過再生水、水循環、污水再利用等概念,作為一個水資源匱乏且分布不均的國家,我國走的無非是節流開源兩條路,既要節約用水,從高耗水產業中“要水資源”,也要著力發展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等產業,充分利用好水資源。
當然,目前人們對再生水的認知很多還有偏差。其實相較于海水淡化,再生水作為淡水資源的補充的價值目前還是最大的,即無論從技術成熟度,成本效益還是再生水規模等方面考慮,都是可利用的寶貴資源。除了飲用,再生水幾乎出現在了所有重要的應用場景,涵蓋農林牧副漁,像城市綠化、生態補水這種應該都習以為常了。
甚至此前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還發表過一篇論文,稱經反滲透(RO)處理后的再生水可能比傳統飲用水更清潔(類似于地下水這種)。當時的論文研究了水細胞毒素,后續還在研究再生水的有害性。雖然短期內,這不足以讓再生水進入“飲用”領域,但很大程度說明再生水能達到的清潔標準比想象的更高。【可回顧:
斯坦福說,再生水比傳統飲用水更清潔,然后我們發現......】
當然,我們只是想說再生水在嚴格處理標準下是安全的,不是就說讓你立刻就去喝。也正因為如此,再生水利用的安全有很大的保障,其再利用價值毋庸置疑。專家就表示,試點城市應按照“全程管理、預防為主,運維為要、監控預警,制度保障、立體監管”的基本思路,確保再生水安全利用。
解決了安全這個后顧之憂,市場對再生水的接受度幾何呢?環境效益拉滿,經濟效益也要不遜色才能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水權交易這個橋梁就很有建設意義。
2021年8月2日,全國首例再生水水權交易落地靈石縣,萬眾矚目。據悉,本次交易達成了每年720萬噸再生水供水協議,也一舉開創了我國再生水水權從“無償取得、有償使用”到“有償取得、有償使用”市場化交易的先河。企業,尤其是高耗水企業缺水,還面臨綠色低碳轉型壓力;再生水廠有水,還是循環再生水,雙方的一拍即合達成了雙贏。
有一就有二,2022年底,江蘇傳來消息稱,省內首例再生水水權交易順利簽約,這次交易的對象是兩家企業,涉及60萬立方米的再生水水量指標。環保公司將來自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深度處理后有償交易給紡織印染企業,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也能幫助亟須擺脫“三高”標簽的印染公司離“清潔生產”更近一步。
當然,我國再生水利用還面臨利用水平不高,專項規劃不完善,部分地區基建滯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這也是試點的意義所在。但總的來說,再生水利用市場需求一定是呈上升態勢。公開數據統計,我國再生水利用量在5年時間里提高了近20%,而”十四五“期間的規劃明確要求新改擴不少于1500萬立方米/日,所以穩中有升是大勢。
如果未來,城市都能實現【將再生水調蓄庫塘作為城市“第二水源”和工業及市政雜用的“第一水源”】,那么其市場容量就更可觀了。所以,你看好再生水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