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碳中和,往小了說就是數字化與碳中和的結合,往大了說則是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引領綠色低碳時尚的一大衍生概念。數字化包括了所有的數字技術、互聯網、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等,而碳中和則又關乎各行各業的綠色低碳發展,且具緊迫性。兩大內涵豐富的概念的融合,往往被認為能夠達到“1+1>2”的增益效果,“數字+碳中和”也從屬于這則不成文的理論。
于環保而言,數字+碳中和概念自然是不太新奇,畢竟早在中國正式確定“碳中和目標”之前,數字化就已經搭上了環保這艘大船。如今,相關例證也已遍布。如,北控水務構建起了智慧大腦(BECloud),產品包括專家診斷系統、在線仿真系統、大數據分析工具等;智易時代為某公司打造的
智慧環保監控平臺,實現環保管理的數字化、智慧化和長效化,該環境監管監測智慧管理系統可實時掌控污染治理、排放設施情況,動態反映各污染源排放情況,實現各環節可視化、透明化管理;瀚藍環境與阿里云大數據專家共同開發出AI垃圾焚燒優化方案,AI可進行更精準穩定的監測、預判及及時調整,假借工業大腦之手對比全人工操作,垃圾焚燒系統可更大幅度提升蒸汽產量及穩定性……
既然,環保分支領域都不乏數字化經驗,那挑戰就得升級。數字碳中和,這不就來了。
此前,數字碳中和優秀案例已在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上發布,以近零碳理念打造的綠色低碳生活一站式服務平臺“天府綠舟·綠色綜合體”、大力推廣綠色環保出行方式的騰訊地圖、吉利控股數字科技板塊的吉碳云一站式碳管理平臺紛紛入選。數字碳中和,來真的了。
而后,數字碳中和重要成果《中國碳普惠發展與實踐案例研究報告》發布,數字碳中和認證中心公益平臺籌備啟動……數字碳中和加速走深之路越發明顯了。
最近,環保在線還獲悉,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42家國家科研機構、知名高校、行業協會、領軍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組建的“數字碳中和聯合實驗室”在京正式成立。該聯合實驗室未來將深度聚焦雙碳與數字中國重大戰略需求,推動數字技術助力綠色低碳轉型與發展。
有人評價,當前是數字碳中和發展最好的時代,“數字碳中和”風口已然為各行各業開辟出了一條通向綠色低碳未來的捷徑。未來的路,就在我們腳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