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圓滿落幕】
2月27日 下午
大會考察——
路線一:常州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填埋綜合處置中心
路線二: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 學研究所污染場地風險管控與修 復野外研究基地(江陰)
2月28日 上午總會場——
主持嘉賓:傅慧蕾 女士
易貿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總經理
大會致辭嘉賓:夏明 先生
江蘇省城市管理與行政執法學會 秘書長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駱永明先生就《堆填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污染與管控修復需求》做大會發言。
對已封場的垃圾填埋場和舊垃圾場進行生態修復、改造工作也是國家環境保護規劃內容的一個重點,下面是由浙江大學教授詹良通 先生給我們帶來《生活垃圾填埋場治理與修復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的主題演講。
堆填場地的源頭防控一直是行業里的難題,此次大會特別邀請了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部長田靚先生就《典型堆填場地污染源頭防控技術與實踐》做大會發言。
在填埋場治理修復之前,最前期的工作要知道填埋場出現了什么問題,所以填埋場場地的調查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很榮幸邀請到了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王英達 先生就《垃圾填埋場場地調查問題探討》為話題進行主旨發言。
精彩內容過后,茶歇交流時間開始!
高層閉門會——
主持嘉賓:張 益 先生
上海環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高層閉門會上,來自江蘇、山東、浙江、湖北、河南、遼寧等省份的26個地級市,44余區縣的政府主管單位領導參與,闡述今年飛灰填埋場及生活垃圾填埋場治理修復的工作重點、規劃、需求(背景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工作開展受到影響,今年全面推進。以中蘭、中冶南方、中城院、首創環境、建昌環保、南京環境、日照城投、鄭州公用環境、江蘇省環境工程、浙江佳和、上海環境工程、上海環境院、中節能北京、東北市政院等核心企業40余位決企業高層領導為主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及優秀案例分享并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穩定化飛灰填埋運行管理要點、雙碳背景下填埋場土壤修復技路線及成本控制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現場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共同探討行業發展之路。
2月28日 下午
論壇一:生活垃圾及飛灰填埋場運營管理專題
主持嘉賓:王英達 先生
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上海環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益先生以《垃圾填埋場環境治理技術綜述》為題,針對垃圾填埋場環境問題、總體思路、原地治理、異地治理、臭氣防治以及滲濾液處理等方面做出詳細的分析。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史東曉先生從飛灰填埋場的行業現狀、政策要求、要點分析、云智管理等四個方向詳細介紹了《生活垃圾焚燒穩定化飛灰填埋運行管理要點分析》。
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書灝先生針對《飛灰填埋場建設及運行階段的難點和關鍵點》以江南灰渣填埋場為例,詳細介紹了填埋場運行的作業流程、填埋作業控制關鍵點、滲濾液處置關鍵點以及灰渣填埋場建設關鍵點等。
西安市西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固廢場副主任林榆女士針對《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填埋場建設及運營管理經驗分享》為大家做出主旨演講。
中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張才軍先生以《生態型填埋場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實踐探索》為題,結合優秀項目案例詳細介紹了填埋場的發展歷程及技術分享。
江蘇新奇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水江先生為大家帶來了《衛生填埋場后期運管案例分享》的主旨演講,介紹了新奇環保的優秀項目案例、高氨氮廢水處理技術以及資源化利用超高溫好氧發酵技術。
怡科羅(南京)異味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蘇茜女士針對《ECOLO異味控制技術在垃圾處理領域的應用》,結合優秀項目案例詳細介紹了AirSolution ™ 植物液除味技術及優勢。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部長許越先生為大家帶來了《垃圾填埋場好氧通風安全調控研究進展》的主旨演講。
論壇二:堆填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管控與修復專題
主持嘉賓:王艷 女士
易貿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總監
江蘇省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曲常勝先生帶來了《江蘇堆填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管控與修復案例分享》的主旨演講。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亞先生針對《典型填埋場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與評估》做出詳細分析。
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土壤中心主任韓建均先生就《
有色金屬礦區及周邊土壤和地下水調查與評估》做主旨演講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環境所正高級工程師/首席專家周連碧先生分享了《金屬礦區生態修復技術與應用案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吳春發先生為大家帶來了《不規范填埋對地下水污染影響及風險管控》的主旨演講。
中城院(北京)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事業部總經理范曉平先生針對《工業固廢堆填場地修復及污染管控》,詳細介紹了工業固廢堆填場地建設要求、堆填場地防滲及生態修復技術要求以及優秀案例介紹。
至此,本次會議在大家的配合和支持下圓滿結束!在此,主辦方易貿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向各位代表對本次會議的積極參與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讓我們共同學習和進步,為環保事業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