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綠島”項目建設,引導中小企業共享治污、集中治污,規范治理行為,提高治理水平,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編制了《安徽省“綠島”項目建設技術指南(試行)》,涵蓋工業廢水集中預處理、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集中噴涂(含汽車維修、集中涂裝)、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水產養殖尾水凈化、餐飲油煙治理五大領域。“綠島”是指由政府投資或政府組織多元投資,配套建有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片區)。
關于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文件指出,農業“綠島”項目應重點服務于非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只收集干糞、不收集糞液的不算“綠島”。根據實際非規模化養殖場的分布情況,合理規劃布點,項目選址應位于非規模化養殖場密集區,并處于居民生活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處或側風處;在充分滿足附近農民少量養殖需要的同時,就地就近利用畜禽糞污產生的肥、氣、電。對糞污收集、儲存、處理裝備的容量、防雨防火等級、資源化過程的三廢、糞污處理后利用過程等嚴格履行環評等相關審批及驗收手續。
安徽省“綠島”項目建設技術指南(畜禽糞污綜合利用類,試行)
1 適用范圍
本指南適用于安徽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綠島”項目。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適用現行有效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GB18596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 27622 畜禽糞便貯存設施設計要求
GB/T 26624 畜禽養殖污水貯存設施設計要求
NY/T 1220 沼氣工程技術規范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7〕48號)
《關于印發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試行)的通知》(農辦牧〔2018〕2號)
《關于促進畜禽糞污還田利用依法加強養殖污染治理的指導意見》(農辦牧〔2019〕84號)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畜禽養殖場(戶)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指南>的通知》(農辦牧〔2022〕19號)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安徽省環境保護廳關于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皖農牧〔2016〕36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辦〔2017〕83號)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 安徽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推廣工作指導方案的通知》(皖農牧函〔2017〕1345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21〕5號)
3 術語和定義
3.1 綠島
指由政府投資或政府參與、多元投資,配套建有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從而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或片區。
3.2 畜禽糞污
指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尿液和污水的總稱。
3.3 畜禽糞污綜合(資源化)利用
指在畜禽糞污處理過程中,通過生產沼氣、堆肥、漚肥、沼肥、肥水、商品有機肥、墊料、基質等方式進行合理利用。
3.4 非規模化養殖場
根據原省農業委員會和省環境保護廳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安徽省畜禽養殖場(小區)規模標準的通知》(皖農牧〔2017〕99號),非規模化養殖場指生豬年出欄500頭以下,肉雞年出欄10000只以下,肉牛年出欄50頭以下,肉羊年出欄100只以下,蛋雞年存欄2000只以下,奶牛年存欄100頭以下的養殖場。其他畜禽標準由各市根據本地實際確定。
4 建設要求
4.1 基本要求
農業“綠島”項目應重點服務于非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只收集干糞、不收集糞液的不算“綠島”。根據實際非規模化養殖場的分布情況,合理規劃布點,項目選址應位于非規模化養殖場密集區,并處于居民生活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處或側風處;在充分滿足附近農民少量養殖需要的同時,就地就近利用畜禽糞污產生的肥、氣、電。對糞污收集、儲存、處理裝備的容量、防雨防火等級、資源化過程的三廢、糞污處理后利用過程等嚴格履行環評等相關審批及驗收手續。固體糞便儲存設施、液體或全量糞污儲存池的設計分別按照《畜禽糞便貯存設施設計要求》(GB/T 27622)和《畜禽養殖污水貯存設施設計要求》(GB/T 26624)等相關標準、規范進行建設,設置防雨、防滲漏、防外溢裝置,配套外溢和滲透報警設備、通訊設備和消防設施。糞污處理池的建設根據資源化利用的模式,建設堆肥倉、沉淀池、氧化塘和厭氧反應器等設施,其設計和建設要求按照《畜禽養殖場(戶)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指南》(農辦牧〔2022〕19號)執行,同時配套必要的混合、輸送、攪拌、安防等設施。堆肥、漚肥、沼肥、肥水等還田利用的項目,依據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確定配套農田面積,并按照《畜禽糞便還田技術規范》(GB/T 25246)和沼肥施用技術規范(NY/T 2065)執行。利用糞污產沼氣、產電的項目,依據《沼氣工程技術規范-第1部分:工藝設計》(NY/T1220.1)執行,并根據需要配套沼氣發電、沼氣提純等設施設備。
運營單位應有2名以上環境工程專業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的專職環境管理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或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畜禽糞污運輸工具,肥料和肥水施用設備,有保證畜禽糞污資源化高效利用的成熟技術和經驗、污染防治和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4.2 收集范圍
項目收集范圍本著就近服務宗旨,原則上運輸距離不得超出10km范圍。
收集對象為項目所在地周邊的非規模化養殖場的干清糞、水泡糞等畜禽糞污,糞污運輸應配備專業運輸車輛。
納入收集體系的非規模化養殖場數量,原則上不少于20家或生豬(其他畜種可根據生產特點換算成豬當量)出欄量2500頭以上。
4.3 建設規模
根據項目服務的養殖場數量和畜禽種類,合理確定糞污暫存池、處理池的建設容量,并配套相應規模的消納土地、沼氣提純和發電設備。收集、儲存和處理的畜禽糞污規模不得超過環評文件及審批要求。
畜禽糞污暫存池建筑規模根據擬收集的養殖場畜禽糞污量及儲存時間確定,其設計容量可參考《畜禽養殖場(戶)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指南》(農辦牧〔2022〕19號)標準建設。
堆肥設施發酵容積不小于單位畜禽干清糞日產生量(m3)×發酵周期(天)×設計存欄量(頭),單位生豬干清糞日產生量推薦值為0.002 m3,其它畜禽按《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折算成豬的存欄量計算。
液體或全量糞污通過氧化塘、沉淀池等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其設計容積不小于單位畜禽日糞污產生量(m3)×貯存周期(天)×設計存欄量(頭)。單位畜禽糞污日產生量推薦值為:生豬0.01 m3,奶牛0.045m3,肉牛0.017 m3,家禽0.0002 m3,具體可根據當地養殖場實際情況核定。液體或全量糞污采用異位發酵床工藝處理的,每頭存欄生豬糞污發酵床建設面積不小于0.2 m2。液體或全量糞污采用完全混合式厭氧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等處理的,配套調節池、厭氧發酵罐、固液分離機、貯氣設施、沼渣沼液儲存池等設施設備,建設規模及要求依據《沼氣工程技術規范》(NY/T 1220)執行。
4.4 建設期限
項目建設周期應在一年內,最長不得超過18個月。
4.5 建設內容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項目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糞污收集儲存、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三個方面。
糞污收集儲存相關的工程建設內容應包括養殖場糞污清理系統、糞污暫存系統、防水防滲透系統、運輸系統、給排水系統、消防、通訊、衛生防疫等設施以及集中處理前的糞污暫存池。
糞污處理相關的工程建設內容應包括固液分離設施、輸送系統、干糞堆肥系統、液體或全量糞污處理系統、肥水肥料沼氣貯存系統、供水供電系統、監控通信系統、防滲溢及報警系統、暖通空調、機電維修、車輛沖洗等設施。
糞污利用相關的工程建設內容應包括田間儲糞(液)池、輸送管道、肥水澆灌設施設備、糞肥運輸車購置等。本地無穩定種植業消納基地的項目,必須與其他消納地或綜合利用服務組織(如沼液配送服務站等)簽訂消納對接協議或委托處理利用合同。利用沼氣發電或提純生物天然氣的,根據需要建設沼氣發電和沼氣提純等系統。
5 污染控制和風險防范
明確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過程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廢水處理措施、廢氣處理措施、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措施、地面防滲防外溢措施、臭氣防揚散措施等,確保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
明確對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過程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包括對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的類型分析,制訂意外事故預防方案,配備必需的報警裝置和意外事故處理設施、裝置;發生意外事故時的應急處置、污染消除、上報程序等保障措施。對涉及到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質的區域,需要詳細制定可行的風險預防措施和危險應急處置方法。
6 工程施工及驗收
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和利用過程相關的建筑工程、設備安裝要符合施工設計文件和設備技術文件要求。施工、安裝過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設備、器材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并獲得供應商的合格證明文件,嚴禁使用劣質、環保不達標的產品。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驗收應符合國家相關的標準和規范要求。設備安裝工程的施工及驗收應按我國現行的有關安裝標準執行。對國外引進的專用設備應按設備技術規范、合同規定及商檢文件等進行施工安裝,應符合我國現行相關設備的施工及驗收要求。
7 運行管理要求
7.1 落實養殖場主體責任
明確畜禽糞污綜合利用主體責任,從源頭上配套完善畜禽糞污收集的設施設備,承擔畜禽糞污集中處理費用,引導其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守法經營和生態環保意識。
7.2 確保治污設施穩定運行
確保畜禽糞污的運輸車輛、污染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穩定高效運行。健全設備運行管理、維修保養和安全操作等規章制度,且嚴格執行。在關鍵的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間,按要求安裝監控攝像頭,將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況報送上級主管部門或與當地環保管理部門聯網。提高安全生產意識,規避潛在風險,按照有關規定,編制可行的應急預案并備案,落實各項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準備,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7.3 規范臺賬管理
建立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和利用的臺賬管理,包括畜禽糞污的來源、數量、物理狀態等收集信息以及糞肥、沼液、沼氣的產生量、使用或者銷售記錄等資源化利用信息,并有相關經辦人及負責人簽名。畜禽糞污的管理臺賬應賬實相符,每季度應向當地主管部門報告。
7.4 推進跟蹤監測
在畜禽糞污處理單元附近建立跟蹤監測制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定期監測大氣、地表水、地下水體、土壤相關指標,明確處理工藝運行過程的環境影響效應,并將測量數據上報給屬地生態環境部門。
原標題: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綠島”項目建設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