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開的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中國,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
話音剛落,由四川省財政廳發起的四川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基金正式完成注冊,該基金出資額為50億元,其中宜賓發展創投持股50%,四川產業振興基金持股49%,四川聚信致遠持股1%。近日,四川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基金也迎來出資人簽約并開始運營,首期規模100億元、總規模300億元,由川投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四川分行共同發起設立。
而在此之前,受“雙碳”目標驅動,不只是四川,各地國資紛紛采取行動,投資設立綠色低碳產業基金,目前相關市場規模已達到千億元級別。這些綠色低碳產業基金錢從哪里來?又將投向哪里?
500億元——國內市場上規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題基金
2022年3月,寶武綠碳基金通過備案,總規模500億元,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出資29.99億,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1.24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出資9.99億元,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下屬上海寶恒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出資5億元等。
據透露,寶武綠碳基金將以市場化運作機制為導向,聚焦鋼鐵及相關領域的碳減排,圍繞鋼鐵產業鏈碳中和實施投資,助力“雙碳”目標的達成。
50億元——安徽國資系統接連成立7支基金公司
7月,安徽省國資系統“一口氣”成立7支基金公司,其中就包括50億元的碳中和基金,擬重點投向以光伏、風電、水電、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核能等為代表的綠色能源,以儲能、綜合能源、清潔處理、循環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環保產業,以低碳、零碳、負碳及新能源技術、新裝備為代表的能源科技與碳科技等領域。
30億元——廣州穗發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
12月,廣州發展發布公告稱,將和子公司共同出資12億元參與設立低碳產業基金,預計持股39.73%。據介紹,該低碳產業基金目標募集規模為30.2億元,將投向以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控制權為主,投資比例不低于總認繳出資的90%,儲能、能源大數據、多能互補、微電網等能源新興業態不超過10%。
30億元——北京安鵬碳中和基金
12月,由北汽產投聯合北京經信局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公司、太平洋產險共同出資的北京安鵬碳中和基金,成功舉行了簽約儀式,目標總規模30億元,將重點布局于以新能源汽車、氫能、儲能及燃料電池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該基金成立后將采取產融結合手段,放大產業資本對實體經濟的引導助推效應,對促進汽車產業及高端制造行業綠色轉型有著重要意義。
30億元——浙江碳中和新能源產業基金
5月,浙江省首支以“碳中和、新能源”為主題的縣級母基金也在浙江永康市宣告落地,總規模30億元,首期10億元。據介紹,該基金將作為永康市“基金+招商”方向的重大資本運作平臺,協助永康市打造包括鋰電池、儲能電池、光伏、氫能等綠色低碳能源產業集群。
100億元——內蒙古環投新動能基金
5月,華潤電力帶著七大“能源巨頭”注冊成立內蒙古環投新動能基金。華潤電力與內蒙古環投合計認繳近20億元,其它7大能源集團旗下相關公司以及“TCL系”一個相關主體各認繳10億元,“內蒙古綠能私募”作為GP及執行事務合伙人,認繳出資0.1億元。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發展綠色經濟前景廣闊。按照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我國綠色經濟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期。而借助綠色基金、氣候投融資等,綠色金融在支持環境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上更好發揮,帶動各類資金進入綠色低碳產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