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公開發布“湖北省通報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據悉湖北根據調查核實情況,共對33個責任單位、72名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涉及的環保問題包括推進磷石膏資源化綜合利用不力,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滯后,生活垃圾焚燒項目規劃建設滯后,非法挖山采石以及部分工業園區“兩高”項目管控不力等。
要說這磷石膏問題,真是老生常談,也不止一次在中央環保督察的“黑名單”上看到,比如2018年四川某工業園區就被通報磷石膏消減不到位,對地下水造成了嚴重污染。而人們耳熟能詳的“三磷”問題,前兩年在長江流域是重點里的重點,2019年生態環境部表示,力爭用2年時間摸清“三磷”數量,并于當年先行完成黃磷企業環境整治。
彼時,生態環境部還專門制定了《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工作方案》,“查問題、定方案、校清單、督進展、核成效”,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江蘇等7省(市)共查出4成“三磷”企業存在環境問題,一時間警鐘洪亮。
磷石膏,磷化工企業在生產磷酸時的副產物,據說全球磷石膏堆存量已達60億噸,每年還在以1-1.5億噸的速度增長,規模不可謂不驚人。而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磷肥生產國,也是第一大磷石膏副產國,堆存量大約達到了4億噸,每年增量大約是5000萬噸左右。
但從另一方面說,磷石膏其實具備很廣泛的利用價值,比如制硫酸聯產水泥、水泥緩凝劑,制石膏砌塊,作為化工原料或者土壤改良劑等使用,目前以磷石膏為原材料生產的紙面石膏板、抹灰石膏、砌塊等成為較為常見的消納途徑,其“建材屬性”快速被點亮。
隨著近年來磷石膏資源化政策快速收緊,磷石膏消納緊迫性頻頻上升,業界表示,產業化、價值化和市場化是必經之路,只要技術突破,我國磷石膏100%高效高價值利用的愿景并不遠。目前,也有一些典型案例在轉型升級示范上給出了“小抄”。
如上文提到的排查重點省市之一貴州,2018年初就制定了《貴州省磷化工轉型升級方案》,全面實施“以渣定產”,將企業消納磷石膏情況與產品生產掛鉤,倒逼轉型。同時,貴州還鼓勵有條件的磷化工企業建設新型磷石膏建材產業園。
如湖北,我國磷化工第一大省,固體廢物磷石膏年產生量位居全國首位。當然,也因此在中央環保督察入駐期間查出了一批磷石膏處置問題。2021年,湖北下發《關于加強磷石膏綜合治理促進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磷化工全產業鏈發力,隨后不久又下發了《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條例》(2022年9月1日起實施),這還是全國首部聚焦磷石膏污染精準防治的地方性法規,配上2022年6月《湖北省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試行)》,定調磷石膏資源化。
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湖北全省磷石膏綜合利用在建和建成項目共56個,建成后年綜合利用磷石膏約2500萬噸左右。2021年,湖北磷石膏綜合利用率接近40%,而前6個月這個數據超過了60%,磷化工產業實現了“換臉式”轉型。
能用的一個都不要放過,這大概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也是固體廢棄物處置的最高境界了。當然,受技術和成本制約也是很多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必須面對的問題,磷石膏資源化也不例外,這條路還需要加快節奏好好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