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科學技術局公布了《2022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由天津大學、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申報的“大氣環境精準感知和減污降碳協同智能管控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已經成為十四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基調,而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同時實現“減污、降碳、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環境治理中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天津大學聯合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羅克佳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天津市生態
環境監測中心、天津港保稅區環境監測站5家大氣領域領先單位,在5項科研項目的支持下,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為工具,設計開發了由大數據共享與驅動的減污降碳監測感知、協同管控、智能決策全流程,包含硬件設備、核心算法和軟件平臺的體系化成套關鍵技術。

創新點1:
常規污染因子和溫室氣體因子協同精準監測技術
針對當前監測技術精確度低、檢測范圍有限等瓶頸,研發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聯合精準感知技術,與同類產品相比,測量精度提高20%,能夠在線監測無機物、溫室氣體等300余種氣體;并可針對場景差異化需求,提供高精度與低成本相結合的聯合監測方案;部分設備打破了國外設備在污染監測領域的壟斷,成本是美國進口設備的四分之一,解決了長期“卡脖子”問題。
創新點2:
數據驅動的全鏈條減污降碳協同管控與綜合評估技術
針對當前減污降碳精細化程度不足、決策效率低、目標單一等問題,研發了數據驅動的“分區分類-策略優選-綜合評估”全鏈條協同管控與評估技術,能夠針對國家-地區-城市等多尺度,提出環境-經濟-健康等多目標協同的管控方案。
創新點3:
基于“云+鏈”的減污降碳協同智能管控平臺
針對當前政府及環保部門缺乏減污降碳決策支持工具的現實問題,基于“云+鏈”技術,研發了集數據管理、遠程監管與智能決策于一體的全鏈條平臺,克服現有平臺功能割裂、集成度低的缺陷,實現動態、實時、可信的決策支持,提升減污降碳聯決策效率與智能化水平。
該技術成果已在全國10余個省市部署使用,累計獲得經濟效益超10億元,為相關政府機構、企業提供快速、科學的決策依據,獲得用戶一致好評,并被《焦點訪談》、科學網、中國科學報等媒體正面報道;項目成果得到生態環境部部長等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形成《人民日報》內參和全國政協提案,為國家政策制定提供科學參考。同時,得到央視《焦點訪談》、鳳凰衛視、中國環保在線、《科學網》、《中國科學報》等媒體關注和正面報道。項目相關成果在包括Nature子刊在內的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7篇,編著專著1項,軟件著作權1項。
本文系天津同陽科技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