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意見》出臺背景和重要意義
計量是關于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防建設、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礎,是質量強國的重要基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計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計量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撐。”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發〔2021〕37號)(以下簡稱《規劃》),要求各地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或意見。
當前我省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四區一高地”和質量強省等戰略任務疊加,對計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基礎性、戰略性文件進行指引。為全面貫徹落實《規劃》,推動我省計量事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制定了《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的印發,對我省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提升計量科技創新能力,優化計量服務供給,推進計量監管提質增效,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計量發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組織保障、附件四個部分。
(一)總體要求。主要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全面貫徹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質量強省建設有關要求。到2025年,計量在助推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部分領域計量科技創新力、影響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不少于20項專用計量測試方法和技術規范,建立不少于50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立不少于50項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到2035年,計量科技創新水平與計量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建成滿足我省高質量發展需求的計量治理體系,著力推進計量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不少于20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研制不少于10項標準物質,建成8家國家級、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省級強制檢定項目建標覆蓋率達到95%以上。
(二)重點任務。聚焦“四區一高地”、產業發展和質量強省建設等領域發展需求,從“加強計量基礎研究,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強化計量應用,服務重點領域發展”“加強計量能力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加強計量監督管理,提升計量監管效能”四個方面提出了25條具體工作措施和任務。
(三)組織保障。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政策支持、加強協調聯動、加強宣傳引導四個方面。
(四)附件。計量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落實。《任務分工表》將重點任務、組織保障結合各地各有關部門職責進行責任分解、細化實化,明確了責任單位、完成時限等。
三、《實施意見》特色亮點
《實施意見》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為中心,以構建符合我省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目標,提出“加強計量基礎研究”和“強化計量應用”兩個“引擎”,“加強計量能力建設”和“加強計量監督管理”兩個“輪子”,實現雙引擎同頻驅動、雙輪子同步前行,推動貴州計量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計量基礎研究,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實施意見》聚焦“四區一高地”建設,加強計量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推進前沿技術與計量技術的融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計量科研成果,解決復雜環境下測不準、測不全、測不了的計量技術瓶頸。《實施意見》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加強關鍵共性計量技術攻關,同時推進智能化、網絡化技術在計量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建立符合我省發展實際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實施意見》強化產、學、研、用合作,將計量科技創新內容納入科技計劃申報指南,構建良好的計量科技創新生態。
(二)強化計量應用,服務重點領域發展。《實施意見》圍繞我省十大工業產業、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夯實計量技術基礎,不斷提升支撐保障能力,不斷完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以支撐先進制造與質量提升、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支撐雙碳目標實現,更好更準服務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發展、數字貴州建設、安全生產、大眾健康等。
(三)加強計量能力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通過加強標準物質研制應用、計量標準的建設與管理,不斷完善企業計量體系,健全我省計量基礎設施網絡。推動區域計量協調發展,加快推進計量與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的協同創新,深入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等措施,服務貴州高質量發展。
(四)加強計量監督管理,推動計量監管效能提升。《實施意見》通過完善計量法規體系、推動計量監管制度改革、強化民生計量監督管理、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加強計量執法體系建設,持續推進計量的法制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水平,著力推進計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原標題:《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