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應急監測是生態環境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2018年起,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意見》(環辦監測〔2018〕40號)(以下簡稱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對完善應急監測體系、提升應急監測能力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系統謀劃,主動擔當,“強隊伍、促提升、重培訓、抓成效”,對全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進行全面推進,確保各級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落到實處。
統籌謀劃,著力構建應急監測制度體系
三年來,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編制印發并組織實施了《天津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預案》(2020年版)、《天津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評分辦法》等指導性文件,通過深入調研,理清了各區的產業布局、環境風險,根據各區的特點采用分類管理方式,按照屬地為主、資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工作原則,對各行政區應急監測裝備的配備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配置意見,對應急監測用房、隊伍的建設管理提出了指導意見,天津市生態
環境監測中心和各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此基礎上修訂了各自應急監測分預案。自2020年起,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將各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水平納入天津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對各行政區政府的考核指標,理順了工作職責、工作程序和保障措施,初步形成了完善應對全市各類突發環境事件的一整套制度體系。
理順機制,著力推動應急監測基礎配置提升
自2020年開始,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每年組織天津市環境應急專家庫專家對各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情況開展現場評估,采取查閱資料、現場走訪、組織座談等方式,從應急監測管理、隊伍、裝備配置、經費保障等四方面開展檢查評分,并將此評估結果作為對各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應急監測能力建設)考核的重要依據。通過現場推動評估考核,各行政區生態環境局提升應急監測能力的意識得到顯著加強,各區結合自身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風險隱患,強化了自身應急監測隊伍的組織管理,明確人員分工和職責,改造應急監測實驗室,配置急需的監測設備,并采用多種方式獲取、改進應急監測工作經費保障,完善增強自身應急監測能力。
培訓演練,著力推動應急監測隊伍實戰本領提升
自2019年起,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將應急監測培訓和應急監測演練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每年組織全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技術人員開展培訓,邀請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專家、技術骨干詳細講解國家對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提出的要求,解讀市、區兩級應急監測預案,對不同類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案例進行分析,講解應急監測新標準新規定,強調我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結合各區環境風險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聯合應急監測演練,通過市區聯動、政企聯動、多部門聯動的方式,結合各區環境風險,預設化學品泄漏、跨省界河流污染、地震次生災害等多種場景,編制詳細的演練腳本,開展全過程應急監測演練,以演促練、以練促戰,在實踐中積累工作經驗。
強基增效,著力推動應急監測能力提升
三年來,在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的持續推動下,天津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區將應急監測運行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將應急監測裝備建設列入專項經費,近三年累計投資1000余萬元,更新應急監測儀器118臺套、增配
應急監測車2臺、改造老舊應急監測實驗室、補充防護用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市各區應急監測經費不足保障不力的問題,全市應急監測能力整體基本可以滿足我市一般及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工作的需要。近3年,天津市累計對16起突發環境事件開展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涉及危化品運輸泄漏、輸油輸氣管廊事故、化工企業罐體泄漏、日化企業成品庫爆燃等四類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對20余種污染物開展了應急監測,監測要素覆蓋空氣、地表水、土壤等介質;全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隊伍在歷次突發環境事件中及時有效準確應對了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預警、監測,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實踐中鍛煉了隊伍、增長了經驗、考驗了能力。
下一步,在鞏固已有成果基礎上,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將進一步強化全市應急監測工作體系,推動環城四區和外部城區聯合機制,進一步提高應急監測能力;根據評估工作中反映出的部分區應急監測安全防護意識不足、應急監測管理體系不完善、應急監測檔案規范性不足等問題,有針對性的在后續全市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培訓和演練中,根據各區的問題開展個性化幫扶,提升能力。
供稿: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科技與監測處、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原標題:地方擷英 | 強化能力建設筑牢生態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對防線——天津市深入推動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提升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