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水務局關于印發《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實施細則》的通知
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各區縣水務(農林水)局、灞橋區秦保局、新城區發改委、碑林區發改委、蓮湖區發改委,西咸新區住建局,各開發區涉水事務管理部門,局屬各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再生水推廣利用和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緩解供需矛盾,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西安市實際,制定的《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實施細則》(登記號:西規〔2022〕008-水務局001)已經市司法局審查登記,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西安市水務局
2022年11月7日
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再生水推廣利用和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緩解供需矛盾,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西安市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所稱再生水,是指城市雨水、生活污水、生產經營廢水等經收集處理后,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相關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凈化處理水。
第三條本細則主要依據《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編制完成,與《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配套使用。
第四條西安市行政區域內再生水設施規劃、建設、經營和維護,再生水利用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細則。
第二章 再生水利用
第五條統籌利用各種水資源,將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實行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聯合調度、總量控制。
第六條再生水可用于下列用途:
(一)農業用水(農田灌溉,造林育苗等);
(二)城市雜用水(城市綠化、沖廁、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消防用水);
(三)工業用水(冷卻用水、洗滌用水、鍋爐用水、工藝用水);
(四)水源空調用水(以再生水為低位熱(冷)源的采暖、空調設施用水)
(五)生態補水(娛樂性及觀賞性景觀水體補水、濕地補水);
(六)補充河流、湖泊地表水和地下水(補充生活飲用水水源時須另行專題研究)。
第七條再生水用于下列用途時,其水質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用作農業灌溉用水的應達到《農業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 20922-2007)標準的規定;
(二)用作道路清潔、消防、城市綠化、建筑施工、車輛清洗、廁所沖洗等城市雜用水的應達到《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規定,其中城市綠化中的綠地用水應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綠地灌溉水質》(GB/T 25499);
(三)用作工業領域的冷卻洗滌、鍋爐工業用水的應達到《再生水水質標準》(SL 36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 19923)。
(四)補充地表水水質應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及《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相關規定;補充地下水水質應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地下水回灌水質》(GB19772)。
(五)用作娛樂性、觀賞性景觀環境用水的應當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的規定;
(六)其他再生水用途時,其水質應滿足相應用途水質的要求。
(七)再生水利用有多種用途時,同系統供水的水質標準應按多種用途中水質要求最高者確定,分系統供水水質標準應當按不同用途要求分別確定。
第八條再生水供水管網已建成區域內,且再生水水質符合相應標準的前提下,城市雜用水(城市綠化、道路清掃、市政公共廁所、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等)、新建電廠冷卻用水等應全部使用再生水,已建成電廠應逐步改造,直至全部使用再生水。
第九條再生水應作為工業用水的主要水源,應嚴格控制常規水資源取用量。高耗水行業當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使用的,要嚴格控制新增取水許可,直至做到充分使用再生水。
第三章 職責分工
第十條市級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再生水管理相關工作:
(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城市再生水工程專項規劃,協調推進再生水利用和管理考核等工作。根據《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要求,對建設單位上報的工程項目再生水利用設施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和工程驗收,并作為工程審批、驗收條件。
(二)發展和改革部門:負責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項目立項及審批工作,協調對接中、省相關部門對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檢查考核。
(三)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負責城市國土空間規劃中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的布局,辦理再生水利用設施相關土地、規劃手續。
(四)財政部門:負責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項目的資金籌集撥付。
(五)住建部門:負責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相關手續辦理、工程質量及安全監督管理。
(六)城管部門:負責再生水設施建設手續審批;負責再生水在城管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城市雜用水等方面的推廣利用及監督管理工作。
(七)工信部門:負責在工業園區及企業推廣再生水開發利用及協助水行政管理部門監督管理。
(八)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督促污水處理企業和單位達標排放,配合做好再生水水質及水污染防治等相關工作。
第十一條區、縣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是行政轄區內城市再生水推廣利用實施責任主體,依據部門職責,共同做好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
第四章 規劃與建設
第十二條城市再生水工程專項規劃應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城市供水規劃等編制,并與其他相關規劃相協調。
第十三條城市再生水工程專項規劃應包括再生水利用現狀、城市污水排水量預測、再生水需求量分析、再生水供水系統、再生水設施布局和規模、近遠期建設安排及目標等內容。
第十四條再生水用水量和水質應綜合考慮再生水可利用量、利用方式、用戶分布、用途等要求以及水處理工藝的經濟合理性。
第十五條再生水利用工程由再生水水廠、輸配水管網和用水設施等組成。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應當保證系統性,做到廠站網配套、管網優先,并與市政設施建設相協調。
第十六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加快城市再生水利用公共管網的建設。
第十七條新建工業園區、開發區應配套建設區域再生水利用工程并同步使用。已建成區域應逐步進行改造,達到再生水利用要求。
第十八條新建城市供水管網,應當同時建設再生水管網,將再生水納入城市供水保障體系。
第十九條鼓勵有條件的單位、企業自建再生水回用設施。自建再生水設施并正常運營的,可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第二十條自然資源與規劃部門在市政道路規劃時,應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與再生水工程專項規劃預留再生水管位。新建市政道路及老舊市政道路改造應同步建設再生水管網;城市綠化工程應同步建設再生水系統。
第二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中涉及再生水設施利用和保護的,相關部門在審查項目時,應當通知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審查。施工影響再生水利用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應與經營單位商定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施工中損壞再生水利用設施的,由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依法賠償。
第二十二條再生水利用設施施工、搶修需挖掘、穿越、臨時占用城市道路時,應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造成道路、綠化等設施損毀的,應當恢復原狀或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城市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應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再生水利用設施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單位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條再生水利用設施完成竣工驗收后,由投資方按相關規定確定經營單位。經營單位應當合法合規經營,并承擔設施的運行維護、安全管理責任。
第二十五條再生水利用設施在建設、經營過程中,項目經營主體發生變化時,須在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監督下辦理移交手續。移交雙方應對移交的設施進行檢查確認,簽訂移交協議,并移交檔案。
第五章 經營與管理
第二十六條再生水設施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履行運行管理職責,保證設施安全正常運行,及時處置再生水突發事件。
第二十七條再生水設施經營單位有權了解用戶使用再生水設施的情況,制止破壞再生水設施的行為,并依法享有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二十八條按照與自來水保持競爭優勢的原則確定再生水價格,推動園林綠化、道路清掃、消防等公共領域使用再生水。具備條件的可協商定價,探索實行累退價格機制。
第二十九條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由再生水經營單位和用戶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自主協商定價。對于提供公共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河湖濕地生態補水、景觀環境用水使用再生水的,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動再生水利用。
第三十條經營單位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運行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各項經營、管理制度,保證設施正常運行;
(二)加強對運行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嚴格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
(三)建立健全運行管理臺帳,并做好原始記錄和統計報表。原始記錄和統計報表要做到及時、準確、完整、真實;
(四)委托具有相應水質檢測資質的單位對再生水的主要水質指標按國家相應標準及時檢測;
(五)安裝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和規范要求的用水計量設施,并按照相關要求定期進行校驗。
(六)應做好設備運行、維護保養及維修記錄并及時存檔。
第三十一條經營單位應當配備與再生水供水規模相適應的應急搶險隊伍及設備,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可委托第三方機構承擔相應職能。經營單位應制定應急預案,并根據應急預案開展培訓和演練,每年不少于1次。
第三十二條再生水利用設施的管理和維護責任以計量水表為界劃分,水表以前含水表(遠離用戶端)的再生水利用設施,由經營單位負責管理和維護;水表以后(臨近用戶端)的再生水利用設施由用戶負責管理和維護。
第三十三條再生水用水量裝表計量。水表應當由具有法定資質的計量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并按照周期進行校驗。用戶對水表準確度有異議的,可向經營單位提出檢測要求,計量誤差超過規定標準的,由再生水經營單位更換水表,并承擔水表和檢定費用;計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由申請人承擔檢定費用。
第三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盜用再生水;再生水用戶不得故意損毀計量設施,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
第三十五條再生水用戶不得擅自接入、改裝、遷移、拆除由經營單位負責管理和維護的再生水利用設施;因工程建設確需接入、改裝、遷移、拆除的,須征得所有權人及管理養護責任單位同意后,報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三十六條未經經營單位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啟閉再生水供水閥門,不得直接在再生水供水管道上安裝加壓抽水裝置。
第六章 鼓勵措施
第三十七條各級部門應積極開展宣傳工作,加強科普教育,提高公眾對再生水利用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消除公眾顧慮,增強使用意愿。
第三十八條對再生水水廠用電、寬稅給予優惠,降低再生水處理成本。實施再生水特許經營,政府按照特許經營協議安排投資補助。
第三十九條創新工作流程,簡化再生水項目前期工作啟動手續;優化項目審批流程,推動審批工作快速高效;加強項目管理,及時解決再生水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四十條再生水經營單位按照《陜西省水資源稅征收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一條的規定免征水資源稅。
第七章 監督
第四十一條再生水應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嚴格監督實施,逐步建立再生水利用全過程的風險預警體系,確保再生水利用安全可靠。
第四十二條再生水利用經營單位和用戶自覺接受和服從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不得拒絕、阻撓、妨礙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第四十三條再生水經營單位應當建立投訴處理制度,接受用戶對再生水水質、水壓、計量器具準確度、水費等的投訴,并應當自受理投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處理、答復。用戶對答復有異議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協調。
第四十四條城市水務、衛生、生態環境、城管、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實現城市再生水管理信息共享。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對違反本細則的個人、單位及部門,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相關條款進行處罰。
第四十六條再生水行政管理各有關部門、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本實施細則2023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