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環境健康監測及風險評估技術規范》(T/HNAEPI 007—2022)由湖南省環保產業協會提出并歸口,已于11月22日首次印發,并在當日開始施行。
本文件規定了湖南省環境與健康監測及風險評估的工作原則、工作程序、監測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適用于在湖南省內由于重點行業企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活動導致周邊環境污染而開展的環境與健康監測及風險評估活動,所述的重點行業企業為《全國重點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及化學品檢查工作方案》(環辦〔2010〕13號)中規定的相關企業,且不適用于核、電磁輻射、噪聲、光、致病微生物、職業暴露等環境污染及突發性環境事故導致的人體健康風險的監測及風險評估。
本文件提出,監測與風險評估應該遵循空間一致性、時間一致性、人群一致性、指標匹配性、樣品代表性的原則。環境健康監測及風險評估工作流程如下:
a)現場調查和區域相關基礎資料收集,篩選并確定區域內可能引起人體健康危害或者與人體健康效應相關的環境風險源,識別目標區域潛在的暴露受體人群;
b)進行污染源監測,確定污染源對目標人群的暴露特征、明確污染源監測與環境暴露監測與人群健康監測的范圍;
c)合理進行監測點位布置和監測人群選取,開展環境與健康現場監測;
d)核算目標污染物對暴露人體的外暴露劑量,進行風險計算,評估人群暴露的健康風險;
e)綜合評估污染源監測、環境暴露監測、人體健康監測的結果,探討環境污染和人群健康之間的相關關系,明確環境污染的健康風險,并制定風險防控措施,進行監測報告的編制。
文件還明確,
環境監測范圍分時間范圍及空間范圍。根據特征污染物和健康效應類型結合調查所獲結果確定時間范圍,一般以一個自然年作為一個監測周期,每個監測周期監測頻次為2次,在夏季和冬季可分別采集一次,為充分論證環境暴露與健康水平的關聯,可連續幾年進行監測;根據重點行業企業及周邊特征污染物特點及周邊居民的分布確定空間監測范圍,盡可能的覆蓋污染源可能影響的范圍,環境介質的監測范圍與人體健康的監測范圍一致。
從監測頻次來說,環境空氣每個監測周期樣品采集不少于2次(覆蓋2個代表性季節,其中1次為污染最嚴重的季節),每次至少應取得有季節代表性的7d有效監測數據。環境水體每個監測周期內環境水體監測點每年取樣4次(每季度取樣1次),原則上要監測一個完整水文年(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土壤每個監測周期樣品采集不少于2次。室內空氣每個監測周期樣品采集不少于2次。室內積塵每個監測周期樣品采集不少于2次,與室內空氣同期開展。飲用水每個監測周期內樣品采集數量不少于1次。食品監測周期內樣品采集至少1次。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