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現場會在蘇州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工作部署,交流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機制與舉措,攜手共建綠色美麗長三角。
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應邀以視頻形式出席會議并發言。市委常委、副市長唐曉東致辭。部法規與標準司有關負責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生態環境廳局領導、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和市(區)局負責同志;江蘇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的負責同志、技術專家出席會議。
長三角山水相連,河湖相依,攜手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不斷探索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長效機制是三省一市的共同責任。
別濤指出,本次會議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關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具體行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2022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兩次被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中央對省級黨委政府的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有力推動了地方黨委和政府牽頭實施生態改革的動力。
別濤對三省一市探索實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模式予以肯定,2018年以來,三省一市共辦理生態環境損害案件2877件占全國25%,結案率占全國26%,長三角區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探索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良好示范、積累了寶貴經驗。
唐曉東在致辭中說,近年來,蘇州積極探索損害賠償的實踐路徑,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和府院聯動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保護修復,科學謀劃生態修復基地市域布局,“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已成為社會共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蘇州將以本次現場會為契機,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機制、舉措的改革創新和探索實踐,全力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協同并進,全力打造綠色美麗的長三角,為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蘇州力量”。
? 會上,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吳啟洲,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于紅霞,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副廳級)李宏慶,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艷輝共同發布了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十大典型案例;
? 上海市奉賢區、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興市、紹興市、安徽省阜陽市等地圍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機制與舉措開展交流,介紹各地實踐經驗。三省一市的廳(局)分管負責同志總結講話,介紹了各自省市主要做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會后,與會人員現場考察蘇州市太湖生態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示范基地生態環境法治與警示中心、生態環境保護科普與交流中心、居山灣碳匯林片區、增殖放流片區和消夏灣濕地生態安全緩沖區建設情況。
江蘇省將進一步深化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的交流協作,不斷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作機制創新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為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作出新貢獻。
原標題: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現場會在蘇州召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