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質量監測樣地是指能夠反映生態質量特征的地段,代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植被、地形地貌等綜合狀況,是掌握生態系統物種組成、群落結構和功能的時空格局及其變化趨勢的重要依據。
根據國家《2022年生態質量監測方案》《2022年廣西生態質量監測實施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生態
環境監測中心需開展14個森林類型樣地、共計52個樣方的現場調查監測工作。森林樣地的監測工作是要在選定的樣地中心點周邊100 m ×100 m范圍內,布設三個樣方面積為25 m×25 m的樣方,并對三個樣方內的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群落樣地總體狀況通過直接觀察法開展調查監測,內容包括樣地標識、定位信息、樣方布設信息、地貌特征及觀測喬木胸徑、冠幅、郁閉度等信息的收集,采集凋落物,及對樣方內的每一棵樹木做好標記。
南寧,是一個幾乎沒有秋天的城市,夏季的炎熱會綿延持續至每年的11月份。而森林類型調查樣地多地處偏僻,人跡罕至,荊棘雜草叢生,還有各種蚊蠅蟲蟻。為順利完成此次樣地監測工作,南寧中心的技術人員幾乎每天都是“全副武裝”出發,頭戴防蜂帽,身著長衣長褲,后背監測工具和驅蚊、干糧等物品。按照導航指示來到目的地附近,往往是“近在咫尺卻遠在天邊”,還需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鉆叢林、過泥地,才能到達指定地點。
在“秋老虎”肆虐的時節,每天都頂著烈日,爬山涉水的往密林里走,一呆就是一天,餓了就吃干糧充饑,累了就席地而坐,常常為了完成今天定下的目標,而沒有休息,衣服被汗水浸濕了又被自己的體溫烘干,直到把該樣方地的調查監測工作精準完成才會返回。
經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技術人員及廣西大學林學院相關專業技術專家的不懈努力,在只能利用假期和周末的時間下,歷時11天,南寧市14個森林類型樣地共計52個樣方的現場調查監測工作按質按量圓滿完成,為廣西生態質量監測樣地體系和開展區域生態質量評價提供了基本依據。
供稿: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原標題:地方擷英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圓滿完成2022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森林樣地監測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