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合稱ESG,通過ESG,可評估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與對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此前,ESG已經在投資圈率先引爆,歸屬于綠色投資范疇,因此也被稱為“社會責任投資”。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不斷滲透,ESG指標也成為了各方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希望在充分受益的同時能夠為社會帶來積極正向的效用。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除港交所對于上市公司提出了ESG的強制性披露要求外,我國企業ESG信息披露要求是強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結合,以自愿披露為主。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自主加入到ESG實踐中來,拿出實際行動支持環境保護。如阿里巴巴、蘋果、可口可樂、騰訊等大廠均較早期公布了自己的ESG報告,環保行業中,碧水源、首創環保、長江環保集團、僑銀股份等企業也紛紛完善了各自的ESG體系,傳遞著公司在這一領域付諸的努力與成果,用ESG理念管理公司雖說不能獲得立竿見影的積極影響,但勢必將助力企業獲得長期“增值”。
具體“增值”在哪些方面?
有研究分析表明,①ESG實踐利于運營,并有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②可持續性是當前投資者的一大偏好,更能夠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士加盟投資;③由于ESG中涉及員工福利、創新等內容,這些指標將有助于提升生產效能。此外,ESG的風險識別環節將更好地為公司提供風險應對之策。
基于此,ESG將賦能企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是確定的。
為充分服務于企業ESG評價工作,《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也已于近日發布。發布會上,有行業專家表示《企業ESG評價體系》的發布和實施,能夠為企業推進ESG實踐提供有效指引,幫助投資者更好地評估企業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貢獻,對于評價我國民營企業ESG表現也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雙碳”目標剛剛提出沒多久,ESG這一概念就開始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發展至今,ESG主流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對于企業來說,既然綠色可持續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存在,ESG就會是企業日后發展的一堂“必修課”;對于社會來說,企業踐行ESG戰略,因與“碳中和”發展方向一致,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并且在ESG的進一步發展下,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規范企業綠色經營行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