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市生態環境局、市衛健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強化社區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貫徹落實市政府對當前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內產生的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管理有關要求,科學精準開展相關醫療廢物和垃圾收運處置工作,全力打好中心城區疫情殲滅戰。
《通知》要求對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內產生的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進行科學精準分類,并嚴格進行分類管理。一是社區內產生的參照醫療廢物管理的廢物(以下簡稱“醫療廢物”)。包括:社會面核酸采樣產生的核酸采樣廢物(如咽拭子等),采樣人員使用過的防護用品(如口罩、防護服等),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域核酸檢測陽性者、密切接觸者產生的垃圾和工作人員使用過的防護用品等;二是其他相關生活垃圾。包括: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域除上述醫療廢物外的生活垃圾,同時,高風險區暫停生活垃圾分類;三是普通生活垃圾。包括:未劃定風險地區、低風險區、其他實施臨時管控或社會面管控區域的生活垃圾,這些區域未參與核酸采樣及醫療廢物收運等工作的工作人員使用過的口罩等防護用品,也作為普通生活垃圾管理。
《通知》指出,要規范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內產生的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的收集暫存。對于醫療廢物,要規范使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包裝,并按要求進行消毒,裝載量不超過袋容量的3/4,采用鵝頸結式封口,分層封扎。同時對專用容器蓋、桶身、周邊環境進行消殺。醫療廢物收集后,應當運送至設置的醫療廢物暫存區域貯存,不得將其混入生活垃圾;對于其他相關生活垃圾,嚴格執行日產日清制度,使用符合規定的垃圾袋,按照“先消毒、雙套袋”要求進行收集。裝載量不超過袋容量的3/4,扎緊后再次消毒,同時對專用容器蓋、桶身、周邊環境進行消殺。由各街道、社區及物業落實專人收集后,運送至指定的接收點轉運;對于普通生活垃圾,同樣要嚴格執行日產日清制度,嚴格作業人員的防護,規范作業流程的消殺,由各街道、社區及物業落實專人定時定點將所在區域內的垃圾運送至接收點。
為保障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通知》要求各區縣督促轄區內已建成投運的垃圾焚燒設施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工業爐窯做好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的準備,并根據醫療廢物產生處置情況及時啟用,確保醫療廢物及時安全處置。
同時,《通知》要求及時轉運處置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內產生的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區縣要根據后端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或應急處置設施入場要求,落實醫療廢物應急運輸車輛和駕駛人員,并留有一定富余能力,按照“專人、專車、專線”、相關區域工作人員或志愿者裝車、不冒裝不撒漏等要求開展社區醫療廢物運輸,嚴格醫療廢物收運及處置相關作業人員閉環管理和防護,保證社區醫療廢物及時收運處置。此外,各區縣要根據“其他相關生活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產生量合理安排車輛和收運頻次,并預留適當的應急轉運能力;要加強每日巡查,督促及時轉運,嚴防垃圾積存,嚴格作業人員防護和物資保障。其中“其他相關生活垃圾”轉運過程嚴格落實“專人收集、專車直運、專區處置”和優先直運模式,不得與普通生活垃圾混合。普通生活垃圾按照原有模式到對應垃圾焚燒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通知》要求,各區縣相關部門要加強協作,強化對社區管理單位和志愿者的培訓指導,強化自我防護和疾病防控意識,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原標題:重慶四部門聯合發文:強化社區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管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