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各地大氣環境污染問題趨于嚴重,當前,各地都在積極籌備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為深入打好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近日,成都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印發了《成都市2022—2023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統籌推進經濟穩增長和大氣污染防治的主線,圍繞“精細管控、科技幫扶、區域協同、嚴格執法”的思路細化各項措施,推動持續改善全市大氣環境質量,避免出現重污染天氣,保障市民群眾身體健康。
在11月10日成都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的成都市2022-2023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相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解讀。
發布會上介紹,秋冬季節,成都市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為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方案》根據不同污染源對顆粒物濃度的影響大小,重點抓好揚塵源、生活源、移動源和工業源管控。
首要管住揚塵源和生活源:這兩類污染源對成都一次顆粒物排放的貢獻接近70%,全面強化工地、道路、露天停車場、混凝土攪拌站、瀝青拌合站、石材廠、石板廠、砂石廠等揚塵管控,防止露天焚燒秸稈、垃圾、落葉等現象,加強餐飲油煙、露天燒烤、宗教祭祀、臘肉熏制等管控,2023年1月1日起全域禁止煙花爆竹燃放,最大程度降低一次顆粒物污染。在生活源的管控上,需要社會公眾全民共同參與引導市民自覺遵守和積極配合。
加強移動源管控:目前成都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657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超過600萬輛,機動車尾氣是二次顆粒物的主要來源。今年成都將采取一些新的強化措施,主要有優化重點區域內貨車運輸路線并加強交通疏導,擴大機動車嚴管區范圍和嚴管街數量,強化貨運車輛管控,持續保持對貨運車輛違反限行規定、超限超載、帶泥上路、飄灑遺漏、尾氣超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查處力度,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和加油站油品質量抽測,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作業“進出碼”管理和抽查。
加強工業源管控:加強重點行業企業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管理,督導企業優化完善和嚴格落實“一廠一策”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加強排放量較大行業協商減排,引導執行更高排放標準;加快重點行業企業“三個一批”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工業爐窯深度治理,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加強科技幫扶,幫助更多企業創建A級、B級和引領性企業、C級(非最低等級)企業。
此外,針對建設工地揚塵污染管控,成都市實現了智慧監管:一是精準管控揚塵排放。施工現場安裝揚塵在線視頻監控設備,實時采集施工現場PM10數據,對施工現場揚塵實行自動監測、預警二是加強線上巡查檢查。通過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施工現場裸土覆蓋、濕法作業等揚塵防治情況,線上巡查,線下整改;三是加強運渣車管理。通過運渣車輛在線視頻監控設備,與運渣車信息進行實時比對,自動識別使用《名錄》外和排放標準不合規運渣車,實現對進入工地的運渣車輛的智慧監管;四是加強夜間施工管理。通過智慧工地平臺,實現工地夜間施工的智慧監管,及時將建設工地夜間施工違規情況推送至執法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形成夜間施工監管聯動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